苏逸其实想的并没有很明白,说话有时候颠三倒四,逻辑也不是很清楚,她将自己在灵界上看到的、想到的,一股脑说了出来。苏逸还提到先前李玉受伤时,在东莱城药阁医治,靠着丹药和灵力捡回一条命。
灵力能够促进人体的恢复,将濒临死亡的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说明灵力中含有极强的生机。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灵力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作物。”说来,这还和苏逸做的梦扯上了关系。
她和钱木接连捡了好几天豆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梦见豆荚王子带着她云游灵界,豆荚都变成了人,这个梦有些无厘头,却给苏逸提供了灵感,为什么不能将大豆变个物种呢?临界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出现了,他们何必局限在固有的思维之中。
赵刚院士陷入沉思,利用灵力将大豆换一个物种吗?这倒是全新的一个思路。一旁的研究员也忍不住说道:“改变物种,是让一个新的作物结出豆荚吗?这听起来有点像童话故事,就如南瓜变成了马车一样。”
苏逸脑洞大开,既然土地不够,不如把大豆种在屋内。“把每一个人的家中都变成大豆种植基地,不就可以了吗?”..
苏逸为大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第77章 嫁接
节约土地的种植方法,莫过于立体种植,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之后,研究员们充满了斗志。
赵刚院士专注地看着显微镜,手上拿着镊子,就像一名医术高超的外科医生,正准备对付疑难杂症,而他的面前摆着一排排的试管。
这些试管当中都是赵刚院士已经操作成功的大豆植株。
一开始研究员们本想用基因编辑的技术,来尝试改变大豆种子的性状,但是基因编辑的过程中,灵气和灵水很难直接参与,直接编辑基因成功率过低。因此赵刚院士采用最简单的嫁接方法,通过两株不同的植株嫁接,然后在嫁接缝合处包裹上一层灵土,放置上灵石。
在灵气的帮助下,这些嫁接的植物,有三成顺利生长了起来,赵刚院士便把他们移栽入培育试管中,静静等待成果。
赵刚院士先是尝试将大豆和他的近亲进行嫁接。豆科爬藤类的豆科作物上。
爬藤类的豆科作物,可以通过搭架子的方式,让作物向上生长,占用空中的空间,从而极大的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利用度,而且爬藤类豆科的亩产都比大豆要高很多。
虽然都是豆科,但嫁接的难度也不少。赵刚院士先是在灵界的土地上种植这些爬藤类豆科植物,通过代系选育,留下优秀强壮的植株后代,再从其中培育出嫁接母株。
赵刚院士已经成功的将大豆与豇豆、四季豆进行了成功的嫁接,虽然植株的死亡性很高,但是在大量嫁接的样本中,还是有少部分的植株通过灵气的哺育存活了下来。
若是有修真人士捕捉灵气的痕迹,就能够看出放在嫁接口处的灵石散发出阵阵灵气,围绕着两颗植物嫁接的口飘散,在灵气的哺育下,原本萎靡的植株慢慢恢复了颜色。
研究员将嫁接成功的大豆——豇豆与大豆——四季豆,重新移栽到灵田之中种植。这两类植株的确表现出了爬藤类豆科的特性,但是结出的果实却千奇百怪。不少试验样本结出的果实仍然是豇豆和四季豆,只不过是豆荚整体大了些。
其中有一株植株的样子,有些怪模怪样的。它的果实既像大豆又像四季豆,研究员们将它的果子收下来研究了一番,发现它确实是集成了两类植物的特性。虽然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地研制出爬藤类大豆,但这也给研究员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至少说明他们的思路是可行的。现在只要能够将大豆果实的性状,稳定地移植在爬藤类豆科作物上,他们就成功了。
研究员们怕是也从来没有见过,嫁接出的作物能够长出千万种样子来,这让他们感受到了造物者的烦恼。
或许在创造人类的时候,造物者也是通过多次试验才没有让人类长出5条腿,4只手,3只眼吧。
在大量的样本数据下,大豆——豇豆与大豆——四季豆终于长出了大豆的果实,这些爬藤也能够生长到1米左右。但让研究员们失望的是,结出大豆果实仍然像豇豆一般,非常的细小,整个豆荚呈长条状,虽然里面的豆粒很多,但是个头也太小了。
一整条豆荚里面的豆子的合在一起,都比不上原有大豆豆荚中一粒的份量。无论是大豆——豇豆与大豆——四季豆,试验过多次,豆荚的大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
赵刚院士便将希望放在了扁豆上,扁豆亩产可达千斤,而且豆荚的大小和大豆豆荚形状也非常的类似。有了前两次嫁接的经验,扁豆的嫁接很成功,赵刚院士信心满满,觉得这一次成功概率肯定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