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华夏宣布,也会向蓝星有需要的国家出口小麦。不是说粮食不够吃吗?现在我们对外出口粮食,有需求你就来买。还有有高产小麦种子,你要不要?华夏顺势而上,可把美丽国架在了火堆上。
“兄弟姐妹们,能不能告诉我小麦正常的产量是多少啊?”群众们被华夏这一套组合拳炫的眼花缭乱。
有懂行的人回答:“应该在1500斤左右吧,我记得华夏的吨半粮产区公布的数据是这样的。”
“楼上你的数据是没错,可是华夏类似于吨半粮的产区也不多啊。大部分地区产量还是在1000斤以下吧。”
“天哪,所以现在数据翻了整整一倍还要多。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呀?”
“当然是真的,都要对外出口了。”
“呜呜呜,那我们不仅有‘禾下乘凉梦’,还能实现‘麦下乘凉梦’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粮食才有了一切,高产粮种就是希望!
灵界蓬莱秘境之中,队员们开足马力,一次次的收割小麦。这一次高产小麦种子就是在灵界工作小组长达一个月多的研究之中产生的。一个月时间可以收获5次小麦,在一次又一次的小麦收获之下,研究员们让高性状的小麦不断的繁殖,诞生出更高产的子代。
除了一部分田地用来选育各个品种的作物之外,剩下的田地都被用来不断地种植小麦。一次两次收割,大家还对蓬莱秘境作物的高产而震惊,但是次数多了,只剩下麻木。要知道拿到蓝星上的种子,在蓬莱秘境的产量可还是能翻上整整一倍左右。这高产小麦种子在蓬莱可以达到亩产6000斤,通过不断的收获,华夏现在的小麦仓储量可是非常的充足。
而此时二毛国的粮食还卡在港口上,毛熊不愿意让二毛的粮食进入蓝星市场,经济下行,粮食紧缺,小麦价格上涨了将近30%,正是出货的好时机!
第67章 小麦交易
拖拉机一辆又一辆地开入常家村,夏收是忙碌的,也是快乐的。
常阿根站在田埂旁,看着拖拉机经过留下一串黑烟。成片的麦子倒下,麦茬碎屑在空中飞舞,混入空气之中,有些呛人。常阿根深吸了一口气,这是收获的气息啊。
“根叔。”常建华坐着小三轮从田地另一侧开过来,他田地面积比常阿根大的多,农机也先到他地里把麦子收了。常阿根没客气,翻上常建华的三轮车兜上,靠着车护栏坐下。
“根叔,你麦子是打算全卖了还是怎么样啊。”常建华和常阿根搭话。拖拉机是常家村一起请来的,整个村子都在这几天收割。“今年行情好,都卖了。”说起麦子行情,常阿根就有些激动。
小麦价格稳中有升,只要有麦子,这段时间就不愁卖。普遍价格在1.6元一斤以上,常家村这边是委托给了本地面粉厂来收购,不用操心,这边收割完那边面粉厂的车子就来了,当天就能拿到钱,价格也在1.62每斤。
仔细算算,常阿根今年种小麦就能拿到一万五左右,扣除种子、化肥、水电,今年上半年常阿根种麦的净利润可以有一万,对农民来说,上半年有一万元收入其实很高了。根据华夏数据,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才9787元。
毕竟除了小麦,平时在门前屋后种种小菜,也有点小收入,常阿根花费不多,儿子每个月都还给他老俩口打钱,不过常阿根都给老伴儿了。老伴儿在城里照顾孙子,虽然花销都是儿子出,但作为奶奶,老伴儿还是免不了想给孙子买点玩具。
常阿根坐在三轮车上,看着无边的麦田不断向后倒退,金黄色的麦田散射着太阳光辉,照的常阿根心里暖洋洋的。“建华,你家这次不得了了吧。”常阿根感叹,建华手上的地也快有一百亩了。
建华嘿嘿一笑,没有否认,嘴角却一直落不下来。是啊,今年行情好啊,要是年年都能如此那就好了。嘴上却说着:“嗨,我这只能算一般,在村里顶多算中上,德华这次应该是发了。”
常阿根心里有分寸,没有过多打听建华的收入。不过对常德华,他心里看不上。“等着吧,他不可能次次运气都这么好。他硬搬国外那一套迟早得摔个大跟头。这次的玉米种子那么好,他都看不上,且等着吧。”常阿根摇摇头,他虽然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但他晓得跟着国家走。
说起种子,常阿根想起了昨个儿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建华啊,你说,真有亩产三千斤的小麦种子啊。”常阿根昨天可是收看了一整天的农业新闻,虽然不太懂专家说的什么什么技术,但这数据他可是牢牢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