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灵界之门(108)

作者:月关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作为华夏国家级项目,“灵界蓬莱”不适合堂而皇之的直接打广告,只能通过其他热点引流,显然大虎牌方便面成为了“灵界蓬莱”的第一波试点流量。

至于第二波嘛,来得也很快。

第56章 小麦粉

“这是什么热搜?”很多网友被热搜排行上的“灵界蓬莱”这四个字吸引,点击了进去。

“这小麦粉真的这么神奇吗?”看完所有热搜捋清楚事情经过的网友有些好奇。

正在话题热度不断上升之时,农业部发布了“深入推进华夏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通知”,各大蓝v纷纷转发,一些营销号也得到暗示,着重点出来“灵界蓬莱”四个字,将其当作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排头兵”。

……

大姚糕饼店。

老姚把新出炉的草鸡蛋糕放入玻璃柜台之中,刚烤出来的草鸡蛋糕蛋香浓郁,香甜的味道顺着微风飘散开去,香味铺满整条街。

老姚糕饼店开在老小区街边的店面房里,这里还有一所小学,平时上下学的时候很热闹。现在还是三点,还没有到学生放学的时间,街上有些冷清。

但是老姚的店铺前却陆陆续续停下来几辆汽车,司机摇下车窗,让老姚称了点刚出炉的草鸡蛋糕,也会搭上一些小餐包。不一会儿功夫,一炉草鸡蛋糕就卖完了。

老姚刚刚给客人称重完糕点,走到马路边上给客人从车窗之中将袋子递过去。转头看到隔壁卖炸货的小黄过来开店,冲他笑:“姚叔,生意好啊。”炸货的顾客们都是小学生,下午没什么人,小黄就会关了店回去休息会儿,到下午三点再来拉开卷帘门开店。小黄三十多岁了,是外地人,十年前和他老婆从赣省过来做生意。那个时候起,他和姚叔的糕饼店就是邻居了。

“这两天生意是还不错啊,来,吃一个。”老姚拿了两个剩下的草鸡蛋糕分给小黄一个,小黄也没客气,两人站在店门口聊了一会儿。

“姚叔,你家这草鸡蛋糕真的好吃,我老远就闻到味道了,真的邮香,味道也好。”小黄赞不绝口,这草鸡蛋糕香甜软糯,蓬松轻盈,甜味自然,小黄决定晚上收摊的时候买点姚叔家的糕饼回去带给孩子吃。

老姚走进自己的店铺之中,她的妻子正从后厨出来:“这么快卖完了呀,还好我又放了一炉进烤箱,等会儿估计可以再放烤一炉。”老姚的妻子看着玻璃柜台中空荡荡的,喜笑颜开。

做糕点虽然累,但是一个一个小糕点加起来,积少成多,也是笔不错的生意。这两天生意好得有些惊人,让姚太有些惊喜。

老姚年轻时候去给人家做学徒,吃了几年苦,学了面点手艺,后来就独自来城里租了个小店铺,开始卖点糕饼。姚太则是城里人,当时家里人都不同意她嫁给这个乡下来的小子,乡下人,兄弟还多,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老姚家庭条件并不怎么好,但姚太就看中了老姚人老实肯干。

而且那个时候,物资条件并不丰富,甜食可是极为难得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尝到几块糖,这还是姚太家这种条件还不错的才能够吃到糖。饼干、糕点更是只有客人来了才会摆出来撑场面。物资匮乏的年代,谁不向往能够天天吃甜食呢,姚太也有,这也是她当时决定嫁给老姚的原因。

好再姚太没有看错人,老姚对他很是体贴,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被老姚一手包办。为了能够早日还清开店留下的债务,姚太也跟着老姚陆陆续续学了点糕点的制作,两人撑起了这家小店,就这样过了快四十年。

不过,随着她和老姚渐渐老去,糕饼店的生意也不行了。老姚糕饼店卖的多半是草鸡蛋糕、桃酥、绿豆糕、月饼等中式传统糕点,老姚和姚太为了跟上潮流,后续还学习了蜂蜜小面包、葡萄干吐司、餐包等做法,但生意还是越来越差。

特别是近年来,新中式糕点的风越吹越大,老姚呆的这座城市里也开了两三家网红糕点店,卖什么肉松小贝、咸蛋黄乳酪、小龙虾月饼。而西式面包店更是层出不穷,什么芝士蛋糕专卖店,还有一系列“脏脏包”、“毛巾卷”等等制作工艺复杂的西点,更是老姚糕饼店不能比的了。

所以除了上下学的时候,小学生会买点当作早饭,附近的居民已经很少来老姚糕点店里。再加上夷(那个)情的关系,大家消费欲望不强,要不是老姚店面房是他自己的,这老姚糕饼店多半也开不下去了。有时候老姚和姚太都想着要不干脆退休关店,把房子租出去算了。可儿子和儿媳妇又去了大城市打拼,还没有需要到二老带孩子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