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跪一地的人,听到这话,自然不敢乱接话头,只得将头埋得更低。
而书房外站着来请安的三皇子,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随即踏入书房。
“父皇。”
似是才看到这书房满地的书卷,疑惑到:“这是谁惹父皇生气了?”
当今圣上年轻时好打仗,后宫不算充裕,跟在他身边最久的,便是这后宫的胥贵妃,胥贵妃给皇上生了一个皇子和一个公主,三皇子便是其一,寻常也颇受宠爱。
皇后的母家便是和皇上一起打过江山的将军世家,为了权衡世家,皇上登基后立了后位,皇后生下太子和七皇子。如今,最大的太子已成年,只是受宠程度比不过这三皇子。
皇上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相继长大,他也明白太子确实德才兼备,但“功高震主”,这话,放在自己儿子身上也是十分适合。
等到三皇子捡起一旁的书卷,一面安慰,“无论如何,父皇都要保重龙体。”
圣上此时听到他的话,算是心宽了几分,如今的三个儿子中,太子有才,七皇子太小,而三皇子又太过于温润。
“你呀,就是太过于好脾气了!”圣上指着三皇子,笑着教训。
三皇子云铎廷此时拱手到:“父皇,儿臣不管事儿自然好脾气,父皇你日理万机,事情一多,自然容易生气。”
“哈哈哈哈……你这话倒是提醒朕了,给你安排的事少,你闲得和章儿,阿尘到处惹事儿!”
说罢坐上座椅,拿出一个帖子,扔给他,“去!这事儿你负责!务必给朕办好了。”
第17章
三皇子接住奏折后打开一看,瞳孔瞬时放大,安岳将军的庆功宴?
他连忙抬头,紧张得看向自己的父皇,“这种差事,一向是皇兄负责的……儿臣哪能做好……”
皇帝有些恨铁不成钢,“你是朕的儿子,你看你皇兄,都快将这朝中大臣的心收买完了,我平时宠溺惯了,这点事都推辞!你不是说没事做吗?这就是现成的,安将军离归京的日期还长,你慢慢学着做。”
他摆摆手,示意云铎廷出去,揉揉太阳穴,接着处理政务,自是没看见三皇子略带得意的眼神。
孟宁思回到山中,此时她和朝中各人也不认识,就连太子,也只是听过声音而已,什么都不能做。
心烦意乱的她朝窗外看去,下午的太阳西斜,种的番茄苗长得倒是快,想着反正没事,再理理这菜园子。
她拿着锄头出门去,进了那菜园,将番茄苗靠近根部的部分放倒,刨出土将卧倒部分盖住。
她认真处理着每一棵苗,没注意旁边长玉过来,“小姐,你这是做什么?”长玉对小姐奇奇怪怪的种植方式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但也十分好奇。
“这样将它们卧倒,方便六月柿长出新的根系,吸收土壤中更多的营养,也避免苗木过于旺盛,以后只长叶,不结果。”
说罢,直起腰,对长玉说到,“你们去竹林帮我砍些竹子,拿些稻草来。”
“诶!”长玉虽然不懂小姐要做什么,但是小姐的话她照做不误。
等到她俩砍来竹竿,孟宁思解释到:“将六月柿的幼苗像这样绑在竹竿上,以后六月柿的茎就挂在上面,果子也在上面挂着,不接触地面,也就不容易腐烂,不容易被虫吃掉。”
长月长玉俩人跟着孟宁思学,一颗一颗绑在上面,长月惊讶到:“难怪我朝总是种不出六月柿的产量,原因竟然从种子开种的时候就错了,小姐,你读的哪本书,我回去找找,等找到了也给十里乡亲说说去。”
孟宁思沾满泥土的手一顿,继而不在意得调侃到:“之前可是你在给我念书,我怎会知道是哪本书?如今你倒好,还来问我了!”
“啊?可是我没印象了啊……”长月迷迷糊糊地,脸上什么时候抹了泥都不知道。
孟宁思看着她迷茫的样子,抖了抖身上,踏出院子,洗了手,暗自叹到:你不记得就对了。
不过,长月倒是提醒了她,也许,将她知道的各种种植技术写下来,传送给全国各地的农户,到时候岂不是农户的产量变得更好?
说干就干,她现先是大量搜集云朝各地的游记,详细了解各地的地形地貌,天气变化。就这一项功夫,就耗费了大半个月。
此时,她才开始提笔,写下《云朝植术》,将云朝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板块。继而根据每个板块的特征,写下当地最宜种植的农作物。
因京城处于四个板块的交界处,孟宁思又将此地专门做了个板块。她首先写的便是此处,四季交替,何时播种,何时插秧,何时结果,各个农忙时节的注意事项,皆是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