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一贯当然听不懂薄罗圭说了什么,大食人那句话的意思是:“天竺古文。”
(“《蚕经》,第一部分”开始)
货真价实的天竺古经,至少有两千年历史,正攥在薄罗圭的手中。他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就像是用双手抓住了飘然远逝的上古岁月。当时的大食人绝对想不到,再过不到一个时辰,这种感觉就要永远跟他说再见了。
“就是它?”坐在薄罗圭对面的道士脸上神色夹杂着失望与不以为然,还有些许嫌恶,他也许以为自己会看到一部镶经嵌银的昂贵书卷吧。
《蚕经》其实跟蚕没关系,它是用一种不知名的细虫尸体写成的,那些被压干的虫子歪歪扭扭地贴在棕榈页做的经卷上,绝大部分还看得出基本的形状:它确实像是小一号的蚕。
“道长可认得上面的字?”
红靴道人对着经卷端详半晌才揉着眼睛摇头道:“这不是梵文。”当他把头转到门口时,刚好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妪颤颤巍巍地从门外走进来。如今已经是一更天,这家客栈大堂里的人陆陆续续都已经上楼休息,空荡荡的大堂里只有薄罗圭和道士这一桌还亮着灯,店小二收了薄罗圭的钱,也远远躲着打起瞌睡来。
“没错,这是婆罗米文。”胖子抚掌微笑,“这种文字盛行时,大梵天还以肉身在地上走动。”他捋了一把唇上的胡子,“这本经书记载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事。”
“请教一下先生?”道士皱着眉头指了指棕榈叶上那些肥硕的字迹:“这些……是虫子吧?”
“是一种已经彻底绝迹的蠕虫幼体,它的品种与现存的任何一种虫类都没有关联,”薄罗圭压低了声音,“写下这本书的人,之所以用这些死虫来拼字,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敢把要讲述内容用笔书写下来,尤其,是书的结尾部分,他们写下了一个惊天得大秘密。”
“只有这些蠕虫,才能承载那个秘密,因为这些蠕虫,是世界上最疯狂,最没有理智的生物。”
“到底是什么秘密?”道人问,同一时间,他注意到那个老妪已经自顾自坐在了大堂最远端的角落阴影里,口中似乎在念念有词。时不时,她还会抬起头,笑嘻嘻地看上他们一眼。
薄罗圭得意地把经卷翻到靠近结尾的那一页上:“就在这里。”道人虽然看不懂婆罗米语,但是他依旧从那一页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一种让人心胆俱裂的癫妄。仿佛那些风干几千年的虫子又一条条复苏了过来,陆陆续续地在自己眼前缓缓扭动。
薄罗圭忽然故作高深地板起面孔,在下一刻,他要让这个号称见多识广的纯阳道士周问鹤对自己彻底心服口服:“这一叶上面写的,就是这本经卷封存的最大秘密——湿婆的真名。”
(“蚕经,第一部分结束”)
第279章 第十二章【风暴(第三
天上零零星星开始飘了些雨点,须臾之后,迅速转为瓢泼大雨。鱼一贯狼狈地钻回船舱,看到唐弃早已经在里面坐定了,满脸的安慰惬意。
烂赌鬼手忙脚乱地闭紧了舱门,才坐回自己的的床铺上,外面甲板上传来一连串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响起翟东焦的声音,大声喝骂着让水手们收帆稳舵,放倒桅杆。逼仄的船舱里面还是一副平静气象,让唐弃和鱼一贯不约而同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可以把整片愤怒的海洋隔绝在舱门之外。然而没过多久,当船开始剧烈颠簸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了。
对鱼一贯来说,一开始的摇晃其实还颇为新鲜刺激,但是一盏茶时间后,他就觉得自己快把腔子里的零碎吐干净了。现在,这狭小的船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折磨人的刑具,四面墙和屋顶都在围绕着他飞快地旋转,稍微瞄上一眼就会让他金星乱冒。
唐弃的脸色也很苍白,但情况明显要比老赌鬼好上太多了。“有什么抵抗头晕的秘方没有?”鱼一贯问后生,后者立刻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没有,晕不晕是天生的。”
就在这时,“墨舟”似乎迎头撞上了一个大浪,船舱几乎整个竖了起来。舱里的两个人猝不及防,双双从床铺摔下,一头砸在床沿上。鱼一贯似乎被磕得不轻,他像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两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臭牛鼻子……非要……害死我不可……”他喃喃自语,可惜对面的唐弃根本没听明白他含含糊糊说的是什么。
烂赌鬼又念叨了一阵子,最后还不忘大呼小叫两句,不过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听懂他说的话。也就在这时,唐弃忽然出声打断了他:“别吵了,你听!”他的语气强硬得不容置疑,以至于晕头转向中的鱼一贯条件反射一样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