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碰上这种事则是在过了春分以后,那次是扬州的王家请客。真是好酒啊!一点都不上头。所以当周问鹤意识到自己喝多的时候,已经是非常严重地喝多了,多到他想停都停不下来。
这一次他醒过来,滋味并不好受,因为他发现自己泡在了一口大酒缸之中,酒气几乎把他整个人熏透了,而酒缸外那金铁交击的声音则每一下都像一把凿子重重錾在他神经的根上。最糟糕的那段时间里他几乎相信只要稍微晃一下脑袋,脑子就会从他耳朵里流出来。等他好不容易把头探出缸外,只看见一群人正在围攻一个一袭白衣的中年男子。由于酒精关系,之后的回忆有些模糊,周问鹤自己都不确定他有没有爬出缸外去帮那个白衣男子,不过他很确定当他跟着那个名叫王遗风的白衣男子一起下山的时候围攻的人都已经死绝了。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们两人前往秦岭,王遗风向他保证这一路上他们一定能碰上有趣的事,他没有说谎,他们确实卷入了一件刺激又好玩的事情当中。最好玩的部分发生在青岩外的一座集镇中,老王摸着刚吃饱的肚子,打着饱嗝对眼前一班手持兵刃的人:“我就是王遗风,”然后他指了指身边一样在摸肚子的周问鹤说:“他是我表弟。”
第2章 第一章第二节
不过要说最离奇的还是第三次,那就在一个月前,在洛阳城郊。那天晚上因为错过了洛阳城门的开放时间,饥渴交迫的周问鹤被关在了城门外,正手足无措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满脸脓疮的老乞婆子,那个乞婆子对他说,如果他能弄到肉,她可以为他们两个人准备上等的好酒。半信半疑之下周问鹤强打起精神在树林里打了两只獐子。结果,老乞婆果然没有骗他,当晚他们吃着獐子肉,喝着老乞婆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美酒,不知不觉中又喝多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周问鹤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躺在一个大姑娘的的闺房中——杨烟姑娘的闺房——只不过闺房的主人不知去向了。
这第三件事周问鹤最为得意,他坚信前天晚上同他一起喝酒吃肉的乞婆子就是杨烟,然而让他恼火的是,无论他把这第三件事告诉来访的好友霍虫鸣,还是师傅于睿,都只换来了对方怜悯的眼神。
每年到了四月头上,总有那么几天,气温在“热得够呛”和“还有一点凉”之间来回摇摆,让那些给孩子准备衣服的母亲们大伤脑筋,薛煮剑来拜访周问鹤的日子也刚巧就在这几天中。
华山脚下有一间不算小的酒铺,开在一片桃林边。酒铺名叫快活庄,里面总是少不了江湖人。大唐境内到处都有这种酒铺,偷偷说句让店家不痛快的话,虽然这些酒铺总是在标榜着自己各式各样的特色,然而在酒客们眼中,他们其实都差不多。
在靠近门口的那张桌子旁坐着两个人,左手那位,穿着打扮气派非常,尤其是背后那柄重剑,大有吞山饮河的架势,常人若是背这么一把在身上,怕是腰马上就要被压折,这个人的腰没有折,相反,挺得如同一支笔,一把剑。不过这个人好像脾气不太好,总是端着个架子,一张脸像是被浆糊糊住一样硬邦邦的。
右手那位则是华山上的道爷,一身素雅的修道打扮,只不过脚上却穿了一双抢眼的大红靴子,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弄到这双红靴子,和衣服一配看起来不伦不类。
“那么说,你这是要赶回藏剑山庄?”道人问。
左手的人点点头。这位不太友善的剑客名叫薛煮剑,和这位铁鹤道爷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们两曾经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薛煮剑总是爱叫那个人花花。一年前在六羊村,花花在他们两的眼皮底下消失了,从此音讯全无,之后,薛煮剑便找了他整整一年。
“出大事了?”道人又问。
“关于下一届名剑大会的彩头”薛煮剑略显疲惫地轻抚了一下自己的脸,“剑炉叶泊秋的匠头们撞上麻烦了。”
“他们……撞上什么麻烦了?”
“他们死了。”薛煮剑淡淡说,然后又不紧不慢添了一句,“原本用来铸下一届名剑大会彩头的剑胚丢了。”
有那么一瞬间,周问鹤没有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他愣了半晌,才说:“我还以为没人能在叶家撒野。”
“以前确实没有”薛煮剑又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烦躁,“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要剑胚,没有叶家的铸剑工艺那不过是一块铁。”
周问鹤轻轻点了点头,他清楚,在一切有关于的剑的问题上,千万不要质疑藏剑山庄的权威,尤其不能质疑这位“夜雨先生”薛煮剑的权威,要不然多少年的朋友也没有交情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