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井炉:借这个机会,我们想采访一下第一次成为小说主角的刘僧定长老,请问第一次担当这么重要的角色,你有什么感想吗?
刘僧定:感想就是,在这里做主角太不容易了,要么断手断脚,要么冻成冰棍,作者,你是不是对故事主角有什么变态的兴趣?
周问鹤:其实,本章故事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老人与海》,作者本人很喜欢这种“可以被打垮不能被击败”的悲壮氛围,所以这次在塑造刘僧定形象的时候,定位就是一个异世界的圣地亚哥。顺便说一下,可能有读者朋友注意到了,本章王策-刘文辉故事线的开端,其实是受了《围城》的影响,那个在欧洲奚落王策的美国克莱登大学学生,没错!就是方鸿渐!
聂定:作者,你不用讲解这个。
周问鹤:啊?什么?
聂定:其实大家对你玩的梗都没有兴趣了解。
周问鹤:-_-!
三老僧:说真的,你玩的梗太烂了,认真写恐怖故事吧。
冯井炉:对了,作为一次性的角色,我要在这里揭露一下作者无耻的嘴脸,他究竟有多无耻呢?大家都来看一看:本章连载期间,他小说的票王一度竟然是他自己!
周问鹤:真是,一不小心就获得了票王这个殊荣,其实我只是做了一点点贡献。
三老僧:没人在夸你!
周问鹤:我会继续努力为自己投票的。
三老僧:不用努力啦!
于睿:作者,之前有读者在本章说里反应,我的高冷形象在小说被毁了,我想知道你打算如何赎罪呢?
周问鹤(擦汗):于真人,今天的天气,哈哈哈哈。
于睿:作者,您如此侮辱贫道的智商,一定是对第一次座谈会上无漏和尚的不幸去世印象不够深刻。
周问鹤:别!别!我这就想办法挽回你高冷的形象……有了,我给你追加一个全新的设定。于真人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啊——不要杀我……
(视频信号中断1分钟,画外音传来惨绝人寰的哀鸣)
(视频信号恢复,座谈会现场到处是飞溅的血迹)
刘僧定(擦汗):因为作者临时因故去世,接下去的座谈会由我继续主持。
众人(僵硬地笑):……
于睿:我们来聊一下本章的内容吧,在上一章突破了十万字之后,本章却只有区区六万四千字,我想问一下主持人,作者终于开始自暴自弃了吗?
刘僧定:这……
(地上颤颤巍巍伸出一只鲜血淋漓的手,手上拿着一张纸条)
刘僧定:啊,我们来看看是……作者的遗言,作者说……要我们看的时候跟上一章匀一匀……
众人:-_-!
刘僧定(撕掉纸条):我,我重新回答。在第五次座谈会的时候,作者曾经表示过,原则上不会出现像第六章那样长的章节了,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希望每章都与第六章(二十七节六万八千字)的体量相仿,而第七章的大体量其实是意料之外的特殊情况,请大家不要以第七章作为篇幅标杆来判定长度。
众人:哦~
刘僧定:但是作者好像表示过下一章长度可能又要失控。
众人:-_-!
冯井炉:那我们来聊聊下一章的内容吧。下一章,是不是又会回到周问鹤的故事?
刘僧定:根据作者的打算,下一章将会是全新的多主角多线发展模式,周问鹤只是其中一条线索,另外,下一章的故事将会发生在雁门关的苍云堡。
三老僧(惊奇):哦?作为万年扑街作家,连第一人称都不敢开,通篇只敢用上帝视角,公认国产克系小说之耻的本文作者,打算让自己扑在怎样一个多线叙事之下呢?
刘僧定(又拿起一张沾满血的纸条):作者说……尚不清楚,他还没开始编呢……
三老僧:-_-!
刘僧定:作者一直试图在小说的每一章都尝试新的写作方法,比如上一章尝试用多人回忆穿插的方法辅助主线讲述故事。
冯井炉:别说得那么高大上,其实只是在不停事后加设定而已吧。
刘僧定:而本章最大的尝试就是把之前每一章开头“写在前面的话”改成一个独立的支线故事。现在看,反响还是相当成功的,所以作者决定下一次继续使用这种双线故事的结构,而且预计下一个支线故事将比这次对谈形式有更高的完成度。
于睿:然而一样还没开始编对吧?
刘僧定(沉默):……
(地上又伸出一只鲜血淋漓的手,骄傲地竖起大拇指)
众人:-_-!
聂定:本章另一个重要尝试就是把每一章都分成【雪原】和【大雄宝殿】两个部分,作者通过这种天才的方法,成功地把明明三四节就可以讲完的故事,强行水成了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