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方也十分给力,第六天就把合同给带来了,还领着对方的技术人员来现场鉴定兔毛质量。
经过连续七天的辛劳,这批兔毛收得十分顺利,品质优良,连日籍的技术人员都连连称赞。
吴老四将收来的兔毛卖了个好价钱,分发给村民们们的收购价格也较往年翻了一番。
可以说,向阳村今年的发展一开始就起了个好头。
兔毛初次成功远渡重洋销往日本后,反响十分好,李东方成功帮吴老四拿到了三年的供货合同,如果连续三年质优,下一次就将签长期合同。
一旦签下长期合同,吴老四在毛料这方面的生意,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了。
趁着兔毛成功收购的势头,吴老四准备着手开展草药种植。
于是,他跟村长商量着优先对向阳村村民售卖种子,一周后再向外村开放售卖。
具体的售卖由村长这边帮忙安排,吴老四负责提供种子和价格。
短短三天时间,为向阳村村民们准备好的种子就全部售罄,提早开启了对外售卖。
为了让外村的村民也能选购到合适的种子,吴老四和杨春兰这回亲自上阵,询问每个购买者所在的村子,并根据村子的所在区域的土质推荐相适应的种子,咨询售卖的场面十分火爆。
只见向阳村的村委会门口排着长长的两列队伍,从办公室门口,一直排到了村长家。
来买的人虽然多,程序也有些繁琐,但大多数人都十分有耐心,排起队也很惬意。
这多亏了吴老太和吴家几个媳妇儿。
要说这还是丁洪珍想出来的办法。
她看排队的人这么多,买种子的手续又复杂,难免等待的时间长,于是就冲了蜂蜜水,拿着两个搪瓷杯,在队伍那反复走动,问大家有没口渴,是否需要喝水。
不仅如此,丁洪珍还请吴老太拿着家里的各式糖果,队伍里每人发一颗,以免大家等待时低血糖,晕过去。
丁洪珍还细心地发现,等待的队伍里有些年长的老人家,她就喊来自己男人开货车去家具厂运了一批还没上漆的小木凳,分发给这些老人家坐。
这些贴心的小举措,可以说是深得人心。
有位排了很久的老人,马上就要轮到他买种子了,进办公室来等着下一个登记咨询。
等待的间隙,他就忍不住夸了起来。
“唉,咱们南坑村也是十里八乡的富裕村子,可比起你们向阳村,那是差远咯!”
村委会的人听了这评价,个个都恨不得有床棉被,盖在头上,好躲起来疯狂地大乐一番。
特别是村长,表情都绷不住,自己笑成了一朵花。
主动走过来跟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家,你这话可是太走心啦!”
老人家也不知面前这人是谁,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下意识就不高兴了,回道:“嘿!什么老人家!你跟我岁数也差不多,喊哥就行!”
村长尴尬笑笑:“哥,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就差远了?”
要知道南坑村可是这三年来发展迅速的村子,村里的经济那是蹭蹭蹭地往上涨,去年底被向阳村的迅猛发展给比了下来,不然就是连续三年夺得市里发展最优村的称号了。
第651章 排上日程
“你就说这买种子的小事吧,无非就是来买个种子,大家想买啥买啥,自己挑,钱一付完,两清,死活再无关系。对吧?”
老人家边说手还边比划着,村长连连点头称是。
“可向阳村就不一样了,从买种子开始,排队的人多了,送水送糖,咱大伙儿等着也不心烦,有吃有喝,虽然东西不多,心意到了。”
嗯?送水送糖?
村长用眼神询问了一遍办公室里的每个人,个个都是摇头摆手,耸肩晃脑,表示对此并不知情。
村长自己也不记得有安排这么个事儿啊,可老人家肯定不会无中生有。
“小李,你出去看看。”村长指了个人,对方立马会意,起身往外走。
完了这才转身对老人说道:“老人家……不,哥!哥您继续说!”
“不仅如此,对咱们这些上岁数的老骨头,还十分照顾,都配了把小椅子,累了还能坐坐。大家也都十分礼让,相互轮着休息。这气氛,也就这向阳村有了,要换咱南坑村,绝对不可能。”
老人家失望地摆摆手,仿佛他所在的村子给不了他半点底气和骄傲。
村长有些不解,他几次到镇上市里开会,都有遇见这南坑村的村长,他口中的南坑村就跟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没有半点不好的,怎么到老人这里,全变味了呢?
“哥,你开玩笑把,南坑村可是出了名的经济发展好啊,怎么能没这氛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