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想了想道:“成,原本是想把这钱分给小锦宝的,既然老四这么说,今天我就做主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谁也不许争。”
“这段时间来我也挣下不少,兔毛和鱼也还在买着,这钱就分给二哥和三哥,让他们拿着这笔钱去做点小买卖,横竖比种庄稼好。”
这番话,吴老四说的情真意切,他现在做生意尝到了甜头,懂得靠种庄稼是发不了财的道理。
“二伯会修房子,三伯是瓦匠,要不你们开个砖瓦厂吧,这样你们以后就能帮咱家修更大的房子了,还可以帮五叔修一个大学校,可以让很多小朋友来读书的那种。”
小锦宝低着头,一边剥老太太给的糖,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
吴家三兄弟互看一眼,顿时变得兴奋起来。
他们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次的洪水催毁了整个镇大半的房子,重建是必须的,而经历大水之后,再修房所有人首选肯定是砖房了。
而放眼整个镇,没有一家砖瓦厂,吴家之前修砖房的时候,买砖还要跑去邻镇,费了老大功夫,还花了不少运费,白白增加了房子的造价。
这也是没几户人家敢修砖房的原因。
“还别说我真研究过,咱们后山那个土质很适合烧砖瓦,以前不敢往这方面想是因为愁销路,现在这方面的需求量应该很大。”吴老二满脸兴奋。
“那还等什么,咱们就开砖瓦厂,我负责做砖,你负责烧,对了把大哥也叫上,他会做瓦,一起烧。”吴老三是个行动派,立马就想行动。
“我看成,现在政府大力支持灾后重建,要是去申请办砖瓦厂,手续什么都还可以特批。”今天村长顺嘴提了这事,吴老四刚好听到。
“好,说干就干,我们明天就去申请。”吴老二也来了兴致。
“小锦宝,你真是咱家的福星,你说这么好的发财门道我们咋就没想到呢?”吴老三将小锦宝举过头顶,兴奋地在屋子转圈圈。
“那这钱……”
“妈这钱就不分了,全部拿去开砖厂,就当我们几兄弟的共同投资。”老太太话还没有说完,吴老四赶紧开口道。
“也对,我们需要一笔钱当启动资金,这钱权当是我们暂借小锦宝的,将来要是赚了钱,首先就给她存一大笔嫁妆钱,要是亏了,就把本钱给她还上。”
吴老二也点头表示同意,毕竟这砖瓦厂真要办起来,需要配置一些用具,还要花钱请人什么的,用钱的地方还多。
老太太点头表示同意。
不用分钱,分家顿时变得简单起来,原来房子就是各自分开住的,家里的共同家具只有吃饭的桌子和板凳。
因为吴老五不在家,在农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人一般都是跟幺儿子生活。
吴老太太同样如此,她拒绝了其他三兄弟让她跟自己过的要求,自己做主跟着吴小江生活。
于是,几兄弟一商量,将老屋所有的东西都留给老太太,包括桌椅板凳什么的,这样等吴小江他们回来,家就是现成的。
剩下的就是分粮,按照老太太的吩咐,直接分成了四份,每家都一样多,也是非常简单。
至于圈里的活禽,也是按照数量进行了平分,每家都分到了几只猪仔、牛羊和一些鸡。
对于这次分家,秦春香虽然心里很不满意,但听说要办砖厂,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在老太太吩咐厨房里的东西自己拿的时候,选了一堆好盘子新碗抱走。
就这样,吴家从一个大家庭,转眼就弯成了五个小家,各自开启自己奋斗模式。
第436章 被猪油蒙了心
全镇灾后工作如火如荼进行。
各村开始新建房屋,一时间砖瓦成了紧俏货,吴家申请办砖瓦厂得到镇上大力扶持,用时不到两天时间,各种证件全部办齐。
因为吴家几兄弟之前都干过泥瓦工,技术方面不用愁,在拿到证的第二天,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砖瓦厂正式开工。
镇领导亲自到场,对本镇第一个砖瓦厂表示祝贺,并希望在吴家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大生产力度,为全镇修房老百姓提供帮助。
有了政府的支持,砖厂深受信任,第一窑还没烧出来,就被村民们提前预订一空。
房屋倒了的要急着修,没倒的也想重新修砖房,于是抢购砖瓦成了热潮,没订到的村民纷纷上门说好话求情,希望吴家人先给自家供应,甚至有人愿意加钱购买。
没有办法,吴家只好花钱请人帮忙,不分白昼24小时不停的干,并同时保证只按定价销售,但目前优先供应房屋倒塌的家庭,支持全镇灾后重建工作。
尽管如此,还是大批人报名等着,从目前的订单量来看,要忙到年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