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求祖宗保佑,明年一定行大运。”
“你这老婆子乱说话,这要是被别人听到了,咱们一家就完了。”林大勇翻过身看向陈氏。
“我还不知道轻重,放心吧,我又不做什么,就是在心里求祖宗保佑。”
————
大年二十九,陈氏再出去串门就不一样了,虽然还是围着她问,但问的是林玉梁的婚事。
陈氏这次毫不怯场,甚至还要找回场子。
“唉,没办法,谁让玉梁喜欢,我们做长辈的总不能不关心小辈。
再说我们家又不是养不起一个人,玉梁是计分员,每天都是满公分,这村里哪个小伙能比得上。
再说,别看艳红是个知青,但人家在城里的日子过得也不错,每次都邮的大包小包。”
陈氏腰板挺直的说,说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周围的人对视一眼,现在情况确实不一样了,她们也转换画风。
“谁不知道你们家有出息的多,多少小姑娘急着想嫁到你们家,最后被个女知青得手了,多少人家不得哭死。”
“我们就是可惜,这门不当户不对的。”
……
陈氏沉浸其中飘飘然,“虽然我福气大,但咱们都是有福的,不然也聚不到一块,你们都放心吧,以后都有好日子。”
这话不还是明晃晃的夸她自己。
有的人受不住,换个话题,“那你大孙媳妇怎么样了,你调教的差不多了吧,什么时候带出来我们看看,也给你把把关。”
陈氏瞬间一慌,随即强撑道,“哎呦,她都已经八个多月了,外面天寒地冻的,要是不小心滑倒可怎么办,等以后有的是机会。”
旁边两个老妇人对视一眼,谁还不了解谁,陈氏就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就她连她那个大儿媳都掌控不了,更不要说城里的孙媳妇了。
陈氏说了一会就要回家。
看到乱糟糟的院子,吃饭的时候地瓜半生不熟,饼子黑了一半,想骂吧,又看到孙小云委屈的表情,再想想当着这么多人得给大儿媳一点面子,只能憋着了。
最后越来越没有胃口,吃了两口就撂下筷子不动了。
第68章 过年
大年三十,陈氏不敢再让孙小云一个人动手,她可不想吃白菜猪肉面片汤。
一家人动手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杜桃和赵兰花都是利索的人,但孙小云也没让她闲着,陈氏指挥着让她擀饼子。
再加上林大春和林二花打下手,很快一个个白胖的饺子就出来了,今天可是用的白面包的饺子,虽然不是纯白面,但玉米面和高粱面很少。
外面老少爷们贴春联,林玉宝和林玉泽笑着跑来跑去,手里还拿着几个炮仗。
晚上整了一桌子菜,猪肉白菜、清蒸鲤鱼、土鸡炖蘑菇、豆腐鸡蛋,还有素菜,份量大。
今天林玉梁把高艳红也叫来一块过,毕竟她这边也没有亲人在身边,反正两人都快结婚了,吃顿饭也没啥。
陈氏盛饺子的时候,刚盛出来第一碗,林二花着急端,却被陈氏一巴掌拍过去。
陈氏将筷子放在碗上,“这第一碗不能动,剩下的你们再端。”
心里默念,“各位祖宗今天你们尝尝饺子,保佑我们一家明年和和睦睦。”
林二花倒没说什么,接着下一碗再端。
一家人围在一个大桌子上吃饭,人多了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任凭外面寒风呼啸,香喷喷的饭菜抚慰一切。
只不过饭桌上的气氛不同以往,林永顺没有狼吞虎咽,也没有刻意耍宝,总让陈氏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却感觉没有什么话可聊,想想陈氏就觉得凄凉。
所以陈氏只能招呼高艳红多吃点,顺带看看丁丽华。
有些安静的吃完这场丰盛的年夜饭,基本上都喜欢出去串门,这个时候外面夜幕已然悄悄降临,但周围说话声和拜年声充满欢乐的声音是掩盖不住。
一个个穿着棉袄的孩子从旁边飞驰而过,你追我赶,不时发出阵阵尖叫,旁边的家长也不管,任凭他们疯闹,这是一年当中最后一天,当然开心最重要。
一群人围在一起,有的人家会拿出枯柴,坐在一起烤火,谈论着今年的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不时有调皮的孩子,从火堆旁拿过带着火星的木柴,不一会旁边就响起砰砰的鞭炮声,随后就是一群孩子哈哈大笑声,围在一起的大人也跟着笑出声。
好像在这一天,大家没有任何烦恼,只有快乐。
初一早起,吃过饺子就出去拜年,通常是男人一队女人一队。
林二夏跟在赵兰花后面,林大春和林三秋跟在林二夏后面,猛地面对村里这么多大爷婶子,两人并不像林二夏那样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