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小东和小西还小,要真是不行了,我就找村长说说,来咱们这边当知青,有咱们家看着你还不放心。”
林大勇出腔保证道,林红英心里这才放心些,脸上的愁苦也收了,
“有爹在这,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兄妹几个都是爹和娘照顾大的,再没有比爹娘更好的。”
林二夏知道,差不多77年就恢复高考,到时候也会面临知青大批回城,也就不再需要知青下乡支援。
今年是七零年,也就是七年时间。
叶尚东今年十三,开学上初一,现在是两年初中,两年高中制,也就是再上四年,要真是强制下乡还是免不了。
叶尚西十岁,倒是正好赶上高考,什么也不用担心。
“小姑,到时候给小东找个工作不就行了,也不用下乡。”
林红英叹口气,她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家里也不是多富裕,要是拼了血本给老大找个工作,就彻底掏空家底,那老二怎么办。
不过林红英不会说出口,“是啊,所以得让你两个弟弟向你们学习,将来上了高中也好找工作。”
一场中午饭吃了这么久也算结束了,今天的菜盘子格外干净,用玉米饼子擦了好几次,绝对不能浪费一滴油水。
收拾碗盆这种活自然是二伯母和赵兰花的活,有林二花、林大春帮忙,林二夏也笑着去帮忙。
林红英原本想搭把手,陈氏拦住了她,正好她也有事问陈氏,所以也就没有动。
林永顺眼神火热的盯着林二夏的兜,随后嘴上的油也不抹,迈着外八字,双手一背,慢悠悠的出了院子。
林红英和陈氏去了老两口的屋子,林红英看周围没人了,才急忙开口,
“娘,怎么回事,你咋不说二夏也考上高中了,我还以为就珠儿考上了,幸好我兜里带的钱够,不然我的脸就丢大了。”
陈氏一脸肉痛,“你说你还当着这么多人面给,私下里偷偷给珠儿就行了,不然也不用再多掏五块钱,那能买多少东西了。”
林红英气的是她娘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她说的重点,“娘,你给我说实话,不然我就去问三哥了,二夏上高中到底咋回事。”
陈氏听到林永顺的名字就头大,这就是个头脸不顾的,急忙拉住林红英的手,“行行行,我都给你说还不行。”
说着陈氏把林二夏砸锅摔碗的事,以及后来当着一家人的面顶撞他们的话全都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可是林红英还不清楚她娘,所以她已经从中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不由气愤道,
“娘啊,这事你为啥要拦着二夏不让她上高中,要是二夏上了高中,以后三哥家有人能立起来,也能拉他家一把,这是多好的事,你咋就想不通,爹当时也跟着糊涂啊。”
陈氏支支吾吾,“我这不是嫌弃花钱吗,家里今年还要准备给玉梁相看结婚,还有剩下两个丫头也都大了。”
“大哥家的事,再怎么着也不能委屈三哥家的孩子,这不是让大哥和三哥闹别扭吗。”
更不要说让珠儿上高中,不让二夏上,更是明晃晃的挑拨离间,还是她爹她娘做的,大哥和三哥家更不可能好了,她要是三哥她也委屈。
第16章 争吵
陈氏想到林永顺那副嘴脸。
“你三哥给我吵的时候还少吗,从小就会撒泼打滚,没脸没皮,为了口吃的能把一家人吃饭的锅都给打了。”
而林红英现在想的是,二夏一看就是个将来能出息的,虽然做事方式激进了些,但这孩子懂的为自己争取,既能吃苦干活,还能努力学习,这么好的孩子她娘怎么就看不见。
在林红英看来,能挣会抢不是啥坏事,你要是自己不会争不会抢,难道还等着机会来找你啊,她要是不争不抢,她现在的工作从哪来的。
也幸好,她爹同意了让二夏上高中,不然二夏能记恨她爹她娘一辈子。
她娘忘了当初一家子勒紧腰带,借钱给她上高中,那是她永远都不会忘的日子,没有当初一家人的齐心协力,哪有现在的她,所以她总是想着帮家里一把。
可是这种话她没办法张口,毕竟她娘她爹是有多爱她,她心里明白,不能让她娘伤了心。
林红英一看她娘说不通,转过话音,“娘,以后你也不用管三哥一家,反正他们能挣工分,二夏上高中也不用你管,还用操心管他们一家干啥。”
陈氏嘀咕,“我还敢管他们,我就怕他们父女有一天把林家砸个窟窿。”
林红英哭笑不得,同时也有些心累,虽然三哥性子确实不着调,但这些年也没惹过什么大事,三嫂又是再老实不过。
林红英也不再说起这个话题,“小杰他们运输队最近忙的不行,我去看他一次,匆匆忙忙的,话也没说两句,就被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