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变化,东区的居民们终于不再把市政厅当成是豺狼虎豹了,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团队之中。
甚至有附近其他区的人听说这个消息后也来到东区,试探着想要找一份工作。
希尔达对此是非常喜闻乐见的,正常的城市内部就应当会有着人员的互相流通,但哥谭全然不是这样。
东区在此前明明也没有天堑阻隔,但就是只有在黑 . 帮招新的时候才会有人往那边去,仿佛它和其他区域隔离开了。
希尔达曾经夜巡经过钻石区的时候甚至还见到过,有一位母亲吓唬正在哇哇大哭的小孩,就说再哭就把他丢到东区去。
这件事当时就令她大为震撼,有种听见“you know who”的感觉,能止小儿夜啼。
现在哥谭已经越来越朝着一个健康的城市的方向开始发展了。
而且伴随着人员在东区的聚集,为了服务他们,其他次生产业肯定也会在附近得到一定的发展,比方说餐饮业、服装业之类的。
虽然在报告中能看出未来很美好,但目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摆在摆在希尔达面前,那就是发工资。
这还得多亏了希尔达为了节省成本无所不用其级,东区建设工程所用到的材料直接从她的建材产业园里调用,材料成本几乎为零。
管理人员就是市政厅的原班人马,办公地点就选在市政厅大楼,这两项的成本也是基本不用纳入计算。
这样才能让希尔达现在只考虑发工资的事,而不是四面八方都有人伸手问她要钱。
GECC目前还是,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一门赔本的生意,将来有没有赚钱的时候也不一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会逐渐增高的工资乃至于施工队的生活成本支出,都得由市政厅一直兜底。
还好之前布鲁斯·韦恩的公开投资给GECC带来了一些进账,多少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以后如果没有拓展出新的收入渠道,就得市长亲自出去化缘了。
希尔达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久违地感觉到了头疼。
事情一股脑地涌过来,她得一件一件地处理。
回想起之前刚到哥谭的时候,她还觉得自己是个被架空了的傀儡皇帝,想要亲政斩鳌拜,真是恍若隔世。
现在看来,没准那段时间才是最轻松的时候。
首先是猫头鹰法庭残党,蝙蝠侠手里的暂且不去管,希尔达相信他们在蝙蝠侠手里翻不了天。
至于自己手里那几个,数量比较少,就直接送到建材产业园好了,劳动改造一下,省得天天眼高于顶看不起劳动人民。
但得派一个利爪盯着,不然担心这些议员在里面趁着没人管,大搞邪 . 教活动。
“是。”利爪斯特林低头领命。
他在汇报完情况之后也并没有离开,希尔达安排他成为自己控制利爪的中枢,常驻在市长办公室。
方便快捷还省钱,唯一的问题就是同样常驻市长办公室的伊万经常使用一种诡异又惊慌的眼神盯着前者。
猫头鹰法庭的后续处理也不止人员的问题,他们挖的硕大一个地下空洞还是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哪天发生一点地质灾害的时候就“嘭”的一下炸开。
希尔达打开建设页面,准备看看有没有什么建筑设施能够补上这么一大块空白区域。
虽说她之前决定少让非自然力量参与到哥谭的城市建设中,以免产生依赖性,但这件事不同,希尔达不准备让哥谭的普通市民掺和进去。
多年以来猫头鹰法庭都是以一种恐怖故事、童话中的怪物的形象出现的,让市民们知道它其实是真实存在着的不是一件好事,反倒可能引起恐慌。
哥谭的奇怪反派已经够多了,并不缺这一个。
希尔达在界面上研究了几分钟,觉得只有一个下水道的改造能够和地下搭上点关系,她索性就选了这个。
就算它影响不了猫头鹰法庭的巢穴,希尔达也不算亏。
哥谭下水道的环境,希尔达是亲身体会过的,可以说是比非常糟糕还要更糟糕一点。
老旧的管道感觉是从哥谭建成的那一年就没有改造过,空气中充斥着潮湿阴暗的气味,砖墙上布满了青苔,到处都长着类似水草的水生植物,其中生活着吸血虫和水老鼠,更别说肯定会有的尸体了。
当时希尔达进去是因为市政厅的一起有关下水道堵塞的投诉,那个时候市政厅还穷困到给水电工的报酬都付不起,这类事件一律是希尔达自己撸袖子解决。
哥谭的下水道是和大海联通的,经过处理后的废水会直接排入大海。
这样做的好处是哥谭一般不会陷入内涝,而这对一个雨季长得堪比亚马逊雨林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