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只吃咸菜的挑食的毛病都减轻了许多,实在是令人感慨。
白狐狸相当反常,秦希甚至不放心地请教了宠物医生,确定白狐狸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胃口改变了而已。
安尼亚陛下偶然“夸奖”了小饭馆的事情之后,家常小饭馆来了许多帝国大学的学生。
分辨他们很容易。四五人成对,手中拿着光脑点菜,念念有词。上菜之后对着小饭馆的饭菜反复拍照,细嚼慢咽的、仔细品尝的年轻人十有八九就是帝国大学的学生。
因为一般的食客早就直接吃完面前的食物,着急赶路,只有学生才有时间慢慢品尝、而且是对着论坛上评论区的食谱进行点菜,比如“李教授同款”“王教授同款”“校长同款”。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陛下同款”——咸菜,每次他们离开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不同味道的咸菜。
后院的菜地有一半以上的菜都用作了腌咸菜,幸好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提前准备,虽然来了许多客人,但是小饭馆还能招待得过来。
“这就是那家小饭馆吗?是不是来错了?怎么看上去是一个很普通的地方?”
“家常小饭馆刚刚开业没有多久,虽然看上去外表朴素,实际上老板的手艺相当不多,你最喜欢吃的那个炸茄子就是家常小饭馆的拿手作品。”
“王生曰”带着他的朋友前来小饭馆吃饭,全都是帝国大学的学生,因为迎接会上的事情,仰慕而来。
之前在星网上很受欢迎的“王生曰”,对于营养剂相当有见解,用词老道、引经据典,实际上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
“王生曰”本人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整个人白白嫩嫩的,瘦弱但是并不虚弱,很有古代书生的气质。
“王生曰”原名王生觉,是张教授的得意弟子之一,他和张教授一样推崇营养剂,不过偶然之间吃过一次小饭馆的食物之后,经过艰难的斗争,发现营养剂确实是不如小饭馆的美食好吃。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之前因为招待会,王生觉和舍友没有时间到小饭馆中吃饭,这次放了个长假才抽出来时间过来。
“没想到张教授也喜欢小饭馆的美食,之前害怕他老人家生气,我一直不敢在他面前吃其他食物。”王生觉是张高行教授的得意弟子,听说张教授都注册账号关注小饭馆之后,这才敢明目张胆地说自己其实也喜欢小饭馆的食物。
其他舍友也是相当惊讶,“谁说不是呢?那天我经过学校的食堂,正好遇见张教授,我和张教授打招呼,谁知道他手上拿着的就是家常小饭馆的外卖盒,可真的是吓了一大跳。”
“你这就是消息不灵敏了,之前张教授甚至还告诉我点哪一种酱料搭配面食最好吃,哪一种适合搭配饼。不得不说,张高行教授不愧是大师级别的教授,教授推荐的搭配都很不错。我听说张教授最近正在针对这方面,研究一个新的课题,似乎就是不同味道的酱料搭配,怎么才能做出自己最喜欢的味道。”
“不愧是张教授……”四人感慨,这时候他们的食物已经端上桌了,纷纷闭嘴,开始享用起自己点的食物。
蔬菜清脆、肉丝细长、水果香甜、面汤浓郁。
王生觉面前是番茄鸡蛋面,他慢条斯理地拆开餐具,深深地吸了一口汤汁的香气,“就是这个味道,我想了好几个星期了,果然还是在小饭馆吃味道最好。说到小饭馆的面,你们知不知道,还是加上甜酱最好吃。”
“小饭馆的甜酱,甜而新鲜,蔬菜的香气和甜甜的酱料混在一起,简直是绝配。”
他们所在的桌子对面是林绪娜,都是帝国大学的学生。
原本林绪娜不准备说话,打算安安静静地吃完。但是听到这里,林绪娜忍不住反驳,“你是不是搞错了,明明面食要配上辣酱才最好吃。”
林绪娜和王生觉都是张教授的得意弟子,不过二人性格、喜好、研究方向都不相同,平时"王不见王",两人几乎从未在同一个场合中遇到过,现在居然凑到了一起。
王生觉的舍友相互对视,这次有好戏看了。
王生觉声音缓慢,但是语气却不容反驳,“不然按照你的意见,番茄鸡蛋面配上辣酱,番茄的香味岂不就是被辣味淹没,鸡蛋的滑嫩也在辣味的冲击之下品尝不出来,不就是白白的浪费了配料?”
林绪娜也是经常吃面食,她最喜欢的就是吃完之后的半碗汤,“你怕不是没有尝过小饭馆里的辣酱,就在这里随便臆想吧?小饭馆的辣酱可不是营养剂中调配出来的普通辣酱,这是店主大人亲自研制出来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