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上安魂铃在风里叮当,乐冉的软糯的嗓音也混在其间被轻飘飘地刮走。
她自然不能将昨日事情同乐长明实话实说,便只顺着他的话含糊着应了两声。
视线落在身侧还不及她肩高的孩童身上,乐冉眸色软了软,漾起一汪春水,她想起第一次见到乐长明。
那时的他才出生不久,安静睡在金花缎子的襁褓里,全身红彤彤皱巴巴的,简直丑得可以,全然没有如今这副俊秀模样。
只可惜,长明没能见到姨娘娘最后一面,若是姨娘娘见到长明如今这副样子,心里该有多高兴啊。
太庙中,香火长燃不熄,氤氲起如纱般笼罩下的朦胧烟气。
乌木案上,大小牌位依次排开,密密麻麻的,两侧灯明三千盏。
绿芽和绿柳提着食篓子进来,熟练更换供桌上早已干扁了的吃食,将新鲜的一一摆上,一阵好闻的糕点甜香顿时在殿中逸散,冲淡了佛香庄严。
乐冉和乐长明在牌位前虔诚跪下,闭着眼双手合十,纷纷祈佑心中安思。
风将铃声吹遍宫中每一个角落,韩君亦脚步顿了一下,朝声音传来处望去。
“是太庙的安魂铃。”宋钺淡淡道。
“安魂铃?”韩君亦锋眉一皱。
“你常年不在宫里,这个铃声,是殿下和陛下在太庙祭奠先祖。”
宋钺往太庙所在处望过去。
“宋大人说得对,”引他二人往偏殿去的小喜子恭敬搭腔,“今个儿呀是小年,殿下和陛下此时正在太庙里祭奠先皇和先后,所以要劳烦二位大人随咱家去偏殿中等上一会儿了。”
“祭奠先皇?呵。”
宋钺哼笑一声,透着讥讽,小喜子被这一声笑得背脊发凉,不敢搭腔,只做出一副什么也没听见的模样。
宫里伺候的,这点眼色要有,可显然,身后两尊大神没想叫他好过,丝毫不见外的聊起陛下家事。
只听韩将军旁若无人道:“我记得,当今陛下并非是先皇后所出?”
宋丞相嗯了声,“陛下乃魏贵妃所出。”
“卫贵妃?”韩君亦眉头当即死死拧起,眼底浮着不加掩饰的厌恶。
宋钺见他神色便知会错了意,“委鬼魏,相貌同卫妃几分相似,被老东西抢进来的那位,为妃不过三载,难产离的世。”
“听闻其在世时同先皇后有些交情,临终前,将陛下过继给了先后,至今同殿下姐弟相称。”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乐长明:保佑阿姊无忧无虑,找到自己喜欢的夫婿,身体健康长命百岁balabalabalabala
乐冉:保佑长明快乐,保佑皇祖母安康,保佑绿芽绿柳平安,保佑宋先生是个好人,保佑……保佑……
ps:最近两周更新可能会改成隔日更,为新年存一下稿,两手空空,一字未存,哭哭。
第46章 四十六条鱼儿游过去
小年过后没几日就是正年, 一大早儿的,噼里啪啦鞭炮声里,清冷了一年事儿的安阳宫难得热闹起来。
人来人往的, 多了不少的人气儿和生面孔。
白后今日难得穿了袭正红缎子的绣鹤襟袄,老神在在地坐在顶上头, 梳了飞云鬓的髻发显得模样年轻几分, 许是沾了些热闹气儿, 脸面上挂着笑, 十分和气。
她手里拿着红纸封起来的纸包, 给挨个儿来请礼的小辈分上几许过年的好福气。
乐冉来的有一些迟, 她站在门口就听见了里头的热闹声儿,不想叫通传声扫了兴致,便叫绿柳给通传的太监和丫头发了些‘堵嘴’的喜钱,偷偷摸摸地溜了进去。
她今日里穿得新衣,颜色又喜庆, 尽管混在人堆里, 却仍叫白后一眼给瞧了见。
白后柔和下脸面朝她招手将乐冉唤来跟前, 假意避着众人塞去一个十分厚实的红包,乐得小姑娘一双圆润水亮的猫瞳顿时就弯成了缝。
她偎在白后身边说了几句讨喜的吉祥话,又给皇祖母拜了年, 才退下来,给后头的让开位置。
白后这几年喜欢热闹,每逢年节,宫里都要来不少人, 便连往日禁足的乐梓欣也穿着新裁的裙衣在其中。
乐冉不经意间同她对了眼, 见她下颚仰得天高, 鼻孔朝人, 又是冷哼又是翻白眼的踱步开,一看还是记恨着,将心里厌恶表达的明明白白,简直一副小孩子家家的幼稚做派。
半分也不像她那位心狠手辣,锱铢必较的母妃苏贵人。
不过还好不像她,若当真像了,如今见面只怕会是另外一幅光景了。
乐冉还记得那位贵人得宠时,不论是心计还是手段都颇为丰富,简直可以提笔写上一本厚厚的为妃自转,专讲那些个如何磋磨人的法子。
她那时在襁褓中不曾有幸亲眼见过,只后来时听过不少有关她的闲言碎语,大多是丫头们在会熟识的姐妹打抱不平,背后里骂她几句却也不敢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