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她又撩又怂+番外(139)

作者:神明不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乐冉摇了摇头,片刻,沾了鼻音的声音闷声闷气,“我,我梦见母后了……”

对于先皇后,宋钺见过的次数并不多,仅存的记忆中,那是一位性情温婉的女子。

“她和我说,长安长大了,她很开心……”

乐冉收不住情绪,她磕磕绊绊地讲着话,什么都讲,讲她小时候母亲抱着她,讲她因为想要墨砚,累得母亲羞辱罚跪……

她讲了很多很多,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都讲了什么,那些自母后去世后压抑在心里的想念和难过,都在一个梦后,如山洪般汹涌奔流。

春夜里,姑娘带着哭腔的声音渐渐弱下去,流下的泪湿了半边锦被,许是累了,讲着讲着,她又睡了过去。

听着人丝毫不嫌弃,他从怀中摸出一方帕子,动作温柔的替睡着的小姑娘擦了擦脸。

帕子的颜色沉旧一些,并不是新的,只上头用绣着几个圆滚滚栗子的金线仍旧闪亮。

多年前送出去的帕子,终于在此时,以同样的方式回到了它主人的手中。

第73章 七十三条鱼儿游过去

关于那一夜的事情, 乐冉醒来后其实已经有些记不大清了。

她好似攥着宋先生的袖袍哭了一场,哭得眼疼,可早上照镜梳洗时, 眼睛又并未红肿,好似那些不过是她做的一个梦。

乐冉只模糊记得, 昨夜里, 雨落风疏, 她枕着在帐子里蔓开的悠悠檀香入了好眠, 颇应一个‘缠绵’的景。

接下来的几日里, 日子过得倒还算太平, 岭安的事情似乎并未发酵起来。

乐冉听从宋先生之言并未故意躲着朝事,每日里不仅勤勤恳恳上朝去,亦在下朝后得宋先生相助,将朝中一些琐碎事情处理妥当。

她只觉有一副当年皇祖母摄政时的‘明君’风采。

譬如拨一些国库的银子去修了几条常扬沙土的路,便利出行, 又譬如去慰问了下先前受寒灾的地界, 昭显忧心, 又或是帮衬着长明考教提拔了几位有学识能力的官员……

当然其中也有不太安生的事情。

比如修那几条路时摔进去的几个人断了胳膊腿,又比如慰问时恰好那个地界就招了一场虫灾,再或者她点头提拔上来的一位官员下朝路上遇了当街抢劫,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虽然后来她从宋先生那里听闻这位大人的性命并无大碍,但这些平日里看起来琐碎无奇的事情在此时发作,似乎更坐实了她这样一个‘灾星’的名头。

乐冉有些苦恼,不自觉地咬起来笔杆, 眉头拧成麻花。

批阅完最后一本奏书的宋钺抬眼, 视线扫过不知魂游去哪处的小公主, 又落在她案前几乎未动过的一摞奏书上。

说是一摞, 其实不过也只分去六七个本子,某位姑娘搬走前,口中分明讲得信誓旦旦。

宋钺低下头,唇角噙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日头西了一些,待乐冉思绪从东游到西,从民间谣传游到先前揍了乐梓欣,她这几日竟没有打上门的震惊中抽回神,只觉眼前格外敞亮。

敞亮得像是少了点什么东……她茫然眨了下眼,后知后觉。

是方才摞在眼前的一沓奏书,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总不是她自己给批完了罢,小公主有一些心虚,她其实是不大信的,倘若她能有此种本领,也不至于回回因奏书而头疼了。

她视线往左飘,宋先生这几日常来此处,原有书案太小坐不下两个人,就叫人在旁多搭了一张。

而此时,新搭的那一张案上,奏书垒得十分齐整。

最上头的,几本银白面簿的十分眼熟,她讪讪移开目光,去寻宋钺。

垂下的纱帐后,隐约见一道石青身影正弯下腰去将烹茶。

宋先生不喜欢处理政事时有人侍候,乐冉便叫绿芽他们都下去了,以至此时喝一个茶,还要宋先生去亲力亲为。

小公主挪了挪屁股,探着脑袋去看,刚好见宋先生提起来壶。

朝服的袖子有一些长,他拎壶时顺着手背滑下去一些,只余下几根骨节分明的手指搭在紫竹壶柄上,衬得修长又白皙。

明明观像好一件精致的器物,乐冉却见过他毫不费力折断人手腕的模样。

茶香很快蔓延开,乐冉搁下笔,动作放得很轻,可尽管如此,触及笔架时,‘咯嗒’的一声仍旧十分明显。

宋钺在此时转身,手里端着两杯茶过来。

琥珀色的茶汤氤氲着朦胧视野的雾息,深吸一口,能闻到融进茶里的蜜糖。

乐冉此时虽然有一些不好意思,但见宋先生并未提奏书的事情,也就干脆装起来傻,绝口不提,只捧着茶碗美滋滋地抿了一口。

这茶十分香甜,比以往里她每一次喝过的都甜。

上一篇:瞒着首辅生了崽下一篇:晚莺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