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柳芽儿拿了篮子,又将院门锁好,跟着夏梅上了山。
这人一有了吃的,就有拼劲。两人也顾不得山路崎岖,树枝横生的,深一脚浅一脚有说有笑的漫山遍野的寻菌子。
好在当地人不知道这东西能吃,任鸡枞生长,让二人捡了便宜,拾了满满一大篮子。
二人今日可是特意拿了大篮子。
看着满满战果,二人相视一笑,这些,可是够她们吃上好几天。
柳芽儿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矮小瘦弱,没什么力气。虽说菌子不打称,可这么一大篮子又是下山路,柳芽儿有些吃力。
夏梅见状,右手挎着自己的篮子,左手将柳芽儿的篮子抬起一半,这才慢悠悠的往山下走。
“谢谢夏梅姐!”
“作怪,你跟我说什么谢?要谢也是我谢你,要不是你我也不知道东西能吃,也不能饱餐几顿。”
“可惜了,这菌子也不是天天有的。只能等着下了雨上山来寻寻,寻不寻的到,还得看运气!”柳芽儿轻轻叹着,有些难受。
等到粮食收了起码还得三个月,这三个月可怎么过?
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她是真的有点受不了。
“你啊,也莫要难受了!只盼着今年天时好,再过三个月收了粮,这一年也就能熬过去了。”
“嗯!”柳芽儿轻轻应着。
是啊,除了熬,还能怎么办?
熬着吧。
回到家钱氏和柳爹还没回来。
打了水将一部分鸡枞洗了,剩下的就让它带这泥放在篮子里。这样能放得久些,沾了水的容易烂。
洗完,柳芽儿又掩了院子门,去到后山脚下捡枯树枝当柴火烧。
虽然她是穿越人士,可小时候,她也是做惯了农活的。可以说,她对农村的适应能力为满分。
柳芽儿力气小,一次性抱不了太多。她就将捡好的枯树枝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再一堆一堆的往回抱。
等到钱氏回来做饭时,发现院里已经堆了不少树枝。
而柳芽儿,也抱着最后一捆树枝吃力的往院里走。
“我儿哎,你这身子还没好透,干这些做甚?奶会去捡的,你歇着就是!”钱氏瞧着心酸,忙接过柳芽儿怀里的柴火。
“奶,我身体好着呢!菌子我洗好了,中午我们还吃鸡枞汤吧!”
“好,好!”
柳芽儿在底下烧火,锅里的水也开始冒起了小泡,钱氏在切着小葱。
看着钱氏佝偻着的背影,她想到了前世。
那时候,她也常常这样,帮着她奶奶烧火。
“芽儿,怎的了?可是哪里不舒服?怎么哭了?”钱氏切好葱,看锅里的水开了准备倒鸡枞进去。一侧头,就看见孙女挂着满脸的泪,瞬间慌了神。
“没,我没哭,我被烟熏着了!”柳芽儿用袖子抹干了眼泪,找了个借口解释道。
“那别烧了,去前院透透气,汤也快好了!”
柳芽儿乖巧的应着,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然后出了灶房。
三月底的天,渐渐的开始热了,出了灶房的柳芽儿才发现,她的额头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破旧的袄子已经有些发硬,柳芽儿想着干脆脱了算了,这个天穿件薄衫应该也不至于着凉。
“芽儿,你这是做甚?着凉了可怎好?快把袄子套上!”
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下地的柳爹已经回了家。
“芽儿乖,听话,把袄子套了。这要染了风寒可不是好玩的!”
柳芽儿想反驳,可是看到她爹那关切疼爱的眼神,还是乖乖的把袄子套了。
也是,这个天一会冷一会热的,真要染了风寒怕是他们家连看病的钱也拿不出来。
这人活在世,没钱,真的是寸步难行。
柳芽儿起了心思,她想,她该想法子赚些钱。她选择留在这异世,总归得让自己生活的好点。也让那个跟她前世奶奶一模一样的老妇人过的好点。
就当作,成全自己前世的孝心吧!
可这钱要怎么赚,她却没个头绪。
一来她身小体弱,二来她无一技之长。
哎!柳芽儿一声叹息。原来,这赚钱不光前世难,世世都难!
就在柳芽儿还在为赚钱的事而发愁的时候,院子里进来了位少年郎。灰头土脸的,裤腿一边还短了一截。
“青儿!你怎么回来了?”
听到柳爹的声音,柳芽儿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眼前的这位少年郎,正是原主的哥哥,柳冬青。
“早上上工的时候,听到二壮叔说前两天胖丫把芽儿推河里了。这都好几天了我竟没听着信,心里着急,我就请了假回来看看。芽儿不要紧吧?”柳冬青急切的问着,边拉过柳芽儿的胳膊,从头到脚的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