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肩上扛着只狐狸的江湖游医贡献出了他特殊的药方,可缓解红斑高热,又擅使金针,可唤醒僵死多日的病患。
临安城一点一点地活了过来。龙颜大悦,封给他“神医”的称号,并特许他直接入太常寺,为和安大夫,着金鱼袋、紫公服。
半年后,慕神医收到了镇江府捎来的书信,言说素心出嫁后,不出三月,夫婿便死于急病,如今已回了程家。过不了几日,程老爷又当面前来拜访。
“是老夫当初一时糊涂,活活拆散你们青梅竹马,这么些年来心中愧疚。如今素心已归,若蒙贤侄不弃,愿再结秦晋之好,不知意下如何?”
如何?能娶程素心,是他一生最深沉,最美好的梦境,如今竟然要成了真。他还能如何?
直到入了洞房,慕云生都还在恍惚当中。他立在洞房里,望着红烛垂下泪来,灯花跳动,哔剥作响。
新娘子端坐床边,桌上已经准备好了两只酒杯,是剖开的葫芦的形状,一旁的酒却不是女儿红,是一只通体透明的酒瓮,里面朵朵桃花起伏。慕云生犹如被雷电击中,愣在当场。
桃花酒。对的,是这个名字。可他为何会知道?
新娘子忽然来到了他的面前,自己抬手将盖头一掀,他只知道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眼角上翘,闪着翠绿色光芒,寸寸逼近,紧接着便尝到她唇上胭脂的滋味。是蜜糖一般的甘甜,叫人舍不得放开。
素心,素心。他的心抽泣着,喊着这个名字。即使是在大喜的夜晚,却也还是弥补不了内心的悲伤。
既然如此,便让他多梦一会儿吧。
慕云生跟素心的第一个儿子,名为含璋。
孩子满月的那日,慕云生摆下酒席,请了满堂的客人。他端坐在堂上,正在逗弄儿子脖子上的长命银锁,就有仆人来报,说是有人送了慕神医一份贺礼,一坛水晶瓮中的桃花酒。
慕云生一愣,便将孩子交回给素心,跑出门去,只来得及望见牛车的一角,伴随着碌碌转动的车轮,拐过街口,便消失了。
待他再回到堂中,桃花酒已经被打翻在地,遍地都是碎片狼藉。素心立在一旁,脸上凶相毕露,正在咆哮。他叹口气,过去顺手将含璋接了过来,又抚着她的手,直到她一点点重又平静下来。
接下来,他再没见过桃花酒。到七十岁上时,整个太常寺中几乎都是他的门生,老头子留下的针灸之术,叫他写成了《金针匮要》,天下传扬。素心跟他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都在朝中,所任皆是要职,女儿所嫁,也皆是天下望族。慕云生须发皆白,渐觉体力不支,便告老还乡,跟素心两个回到镇江故乡,重又修缮了败落的慕府。
这一年的冬至,又是大雪纷飞,慕云生却不知为何,定要夜里出去赏雪。素心百般劝阻,他仍是不听,独自披了披肩,拿了拐杖,兴致勃勃地要往山上去。素心哪里放心得下,只得遥遥地跟着。
慕云生走了一阵,停下了脚步,指着大雪掩埋下的一片树林:“你还记不记得,我第一次遇到你,便是在那片林中?”他抖索了半天,从怀里摸出一只破旧的狐狸皮手套来,多年反复的摩挲,上面的毛都掉落了不少。“你的那只呢?”
素心不语,也自怀中取出一只手套来,递了过去。慕云生将两只手套并排着放在一处,低头看着,慢慢地止不住地呵呵大笑。双肩都在发着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转身,将两只手套并排放在一处,举到素心面前:一只已经破旧不堪,另一只,却是崭新的,雪白的狐狸皮毛似乎还带着体温。
素心变了脸色,立刻便要去抢,慕云生将手朝上一抬,叫她扑了个空。
“素——不,芊芊,是你吧?”他双目灼灼,完全不像一个七十岁的老翁,逼视着她,“我当初在雪地之中,猎人埋下的扣里,救出来的小狐狸,就是你;心疼我生了冻疮,过来给我捂手的,也是你;半夜翻墙出来,跟我相会的,听我讲故事的,也从来都不是程素心,而是你,对不对?”
他捏着手中的两只手套:“这只手套如此之新,眼看是你现场变幻而出,来不及变旧,因此才露了马脚!”
从他叫出芊芊的那一刻起,素心便跪了下去,雪地寒冷,她却像是毫无知觉,一双碧眼只望着他,尖细的小牙咬着嘴唇,却是一个辩解的字都没有。
慕云生忽然想起来,真正的素心死在他针下之后,他日日买醉,好几次差点醉死过去,才有了手抖的毛病。然而每次醒来,芊芊都睡在他的胸口,护着他的心脉,手指上总又新添了牙印,想来是它气急了的缘故。也就是在那时,他身边出现了喝醉后才会出现的素心,许下了去桃花岛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