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不用他说,相信以女儿的聪明才智,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果然电话那头的方繁沉默了。
许久之后,她压着声音回:“知道了爸。”
多余的话一句没说,直接挂断电话。
听着电话那头的嘟嘟声,方知诺叹了口气,对着已经困得不住点头的爱人说:“咱家的几个孩子你都教养的很好。”
他要说别的,估计金莱也能笑着应下了,只是唯独这个教养。
三个女儿是在他们夫妻身边长大的,只有小儿子,扔给了公爹。
所以现在孩子跟他们没有感情,也是他们应得的。
看着爱人的表情,方知诺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补救,“那个,我最近腰酸背痛的,你手法好,帮我看看,我这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
老夫老妻了,金莱还能不知道这男人的小心思?顺着他去楼上帮他按按。
*
“小方,你这房子应该是咱们大队盖得最快的了。前后一个月都没到,等着上了大粱,再吹晾两个月就能住人了。”
“小方这大石头房子看着也不比砖瓦房差啊,以后我们家也弄这个石头房我看也不错。”
方简这房子主体是用的石头,伏图县有红砖厂,不仅要有条子还得排队,等轮到方简怎么也得半年后了。
这怎么能行,方简等不了,干脆跟老丈人商量从临县弄了不少大石头。
临县挨着伏图县的公社有个石板厂,专门出口赚外汇的。
开采的时候产生不少废弃的石头,方简没花多少钱就弄了这三间房的用料。
院子宽敞,三间正房进深更是达到了四米。
按照现在人盖房的讲究,一般进深都在两米六到三米之间,方简这房子比比别人家多了一米多,里边还分出了隔间,特别像城里的筒子楼。
“方简,恭喜你啊,这房子盖的真不错,上了粱,这顶子很快就能弄好,你就先在祝家呆几天,新房子怎么也得晾晒。”
何书记笑容满面的跟方简还有祝阳舒说话。
上次的事儿之后,他特意带着东西,还有儿子女儿去了一趟祝家表达了感谢与歉意,这事儿也就算是接过去了。
现在方简和祝扬灵是自家闺女的顶头上司,他自然更是和颜悦色。
这些日子王根生的娘没少往他们家跑,每次都没有空着手过,要知道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的待遇。
他也想明白了,人家祝扬灵把这个消息给他闺女,未尝不是因为看透了王家人,祝家一家子的老好人,真不容易出了个侠义心肠的。
这个恩情他记在心里了。
“谢谢何书记今天过来主持上梁仪式,我在祝家住着还挺舒坦的,那就是我自己家。要不是结婚得住这边儿,我是真恨不得在那边儿住一辈子。”方简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在祝家这段期间,确实是他最舒心的一段时光了。
祝家人或多或少可能有些小毛病,但这都无伤大雅,他们足够朴实足够真诚,对待家人全心全意,这点儿是他最欣赏的。
他现在四舍五入已经是祝家的女婿了,也深刻的感受了一把丈母娘的热情。
每天下班回家,不管多晚,桌上一定给他和祝扬灵留着饭菜,祝妈也要等着他们吃完才肯去睡觉。
这一切他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怎么说呢,就很安心,让人忍不住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没想到他这话说完,何书记和祝阳舒笑得前仰后合,还时不时指指他。
等笑完了,何书记擦擦笑出来的眼泪,“老祝啊,你这个女婿找的好啊!”
就是不知道以后王根生会不会这样想他的岳家啊。
“哪儿是我眼光好啊,是人家方简会办事儿。”祝阳舒谦虚起来。
方简自从住到他们家,每天都不空着手回来,多了一块肉,少了一把小青菜都会带回来。
不是说他这个当老丈人的贪图女婿这点儿东西,只是方简的行为正是把他闺女放在心里的表现。
家里有活儿抢着做,比两个儿子还要有眼力见儿。
说话不急不缓,慢条斯理的人,这谁能不待见?
就连他媳妇儿现在说起这个女婿也是满口称赞,天天念叨,要是当初给三丫头也找个这样的对象就好了,也不至于闹个离婚收场。
哎,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管得了初一,管不了十五,只是闺女在家这段日子还是得让她们过得舒心。
“都好都好!你这老祝,我看你就是想让我把你们翁婿俩都夸一遍。”
何书记跟祝阳舒搭档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知道这老小子是怎么想的?
这话一出,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很快上梁的点儿到了,方简把准备好的挂鞭拿出来,等着上梁的时候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