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住在城东靠近玉带河的一户人家,一名年轻姑娘从自己做好的巧果里头挑出来一些形状和模样最为好看的,微红了脸放进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里,满怀期待,打算晚上约自己的心上人出去逛庙会时送出去。
渝州如今街道宽敞干净整洁,环境优良,百姓们的腰包也渐渐富足,各方面都逐渐发展起来,比起之前隔壁那些富裕州县,差得也不算太远了,并且还正在以极快的速度继续往上发展。
太守大人特意在七夕当日晚上设了一个庙会,全城的人一起庆祝七夕。
无数青年才俊与待字闺中的姑娘们都满怀期待与欣喜,盼着夜晚降临,与心上人同去逛庙会,借这个好日子表明自己的心意。
云飘飘不会做巧果,王府里是黄大娘做了一篮子,府中每个人都分了一些尝尝。
云飘飘拿着一块兔子形状的巧果,觉得吃起来有点像黄油饼干。她倚在院墙的月洞门边,看着蹲在葡萄架子下的萧池安。
萧池安不知道在干什么,呆呆地蹲在葡萄藤旁边,衣摆都沾上了泥土。
她捡了颗小石子朝他扔去,“你在干嘛呢?”
萧池安扭过头,看见云飘飘,先是露了一个笑,接着一本正经回答:“我在听牛郎织女讲话。”
“殿下听到什么了?”云飘飘笑了一声,微微挑眉,不记得是刘管事还是黄大娘给这傻子讲的七夕节故事,他竟然还真的信了。
端王殿下毫无形象地蹲在葡萄藤边,竖起耳朵仔细再听了一下,然后他转过头对云飘飘说:“我和娘子会永远在一起。”
云飘飘笑了,“真的吗,织女对你说的?”
萧池安点头,“对。”
葡萄架子上垂下来的一串串葡萄已经成熟了,自家院子种的葡萄,不如街上卖的好看好吃,颜色半青半紫,味道酸甜,葡萄味浓郁,人还得和鸟雀抢着吃。
刘管事挑着剪下两串好些的,洗净了端到后院来。
云飘飘今日发丝上绑了一根红绳,是黄大娘编的。据说在七夕这天将红绳编七个结戴在家里体弱多病的孩子身上,就能够保佑她健康长寿。
云飘飘的病已经好全了,但黄大娘依旧为她忧心,亲手编了这个红头绳。
鲜艳的红色头绳衬得云飘飘整个人都明媚起来,她往日较少穿戴艳丽的颜色,偶尔配上这么一次,显得整个人鲜活又明亮,比平日里活泼上了许多。
两人对坐在后院的石桌旁吃葡萄,萧池安将紫的大的都喂给云飘飘吃,自己吃了一颗青青的,被酸得皱起了脸。
云飘飘笑他,伸手戳了戳他的额头。
今夜城中庙会,外头挂了许多好看的灯,百姓们几乎都出了门,热闹非凡,在王府后院也能听到一些动静。
“今日七夕,街上热闹得很呢,”刘管事守在一旁感慨道,又提议,“这还是咱们来到这边的第一场庙会,要不王爷和王妃出去转转?”
确实可以带萧池安出去玩一玩,云飘飘问:“我带殿下出去逛庙会吧?”
“好!”萧池安眼前一亮,被酸得直皱的眉头一下子展平。
两人手牵手一同迈出王府大门,今日人多拥挤,为保护安全,顺子和刘管事带着几名侍卫一并跟在两人后头。
“路北呢?”云飘飘突然想起来,顺嘴问了一句。
以往她出门几乎都是路北跟在身后,今日却不在,她开口:“让路北一道跟着吧。”
顺子顿了一下,目光不着痕迹地从萧池安那边划过,回复道:“回王妃,路北这两日身体有些不适,于是留在府中。”
“身体不适?”云飘飘微微皱眉,问,“找大夫看过了吗?”
“已经看过了,没有什么大碍。”顺子低头答道。
“那便好,让他好好休息。”听见顺子的回答,云飘飘没有细想。
“是,多谢王妃关心。”
云飘飘与萧池安并肩行在人群之中,人流众多,顺子等人不远不近地缀在他们二人身后。
害怕萧池安不小心在人流中走丢,云飘飘一路上紧紧拉着他的手。
道路两边支起了许多小铺子:
有卖给姑娘们用来染指甲颜色的指甲花的铺子,样子长得跟凤仙花很像,姑娘们还可以就在这里坐着现染;
有招呼姑娘们赛巧的,谁穿针引线的动作最灵活最漂亮,就能拿到店主提前准备的奖品;
当然还有庙会最不可少的——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和小吃。
有了上一回萧池安来学堂门口接她,回府的路上买了大包小包一堆糖的经验,云飘飘这次在萧池安黏到人家摊子前面时及时拉住了人,“只准买两种!”
“好吧。”萧池安垮起一张俊美的脸,妥协道,“那我先要一个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