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宠妃死对头(80)

作者:西子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惜败于现实。

哪能代代有元配嫡子。

原本先太子年满五岁,被册立为储君后,他是大大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得罪人了。

当初英宗继位后,往死里打压他们这一脉,把赵国六郡封地,砍掉一半,直到庄肃太后与先帝当政,又重新还给他们,他们才缓过神来,恢复元气。

万幸文贞皇后许氏,是自己选择自缢而亡的。

不然,就当今皇上这个狠厉性子,赵国能不能有后都得另说了。

先太子薨世,他的痛心,不比皇上少。

也是最近知晓先太子的死与邓废后脱不开关系,所以,他最终支持了皇上要废了邓太后的决定。

——

皇上送走两位股肱之臣,回到勤政堂,琢磨起刚才临时起意的试探,中书令谢无这个人不用担心,持重沉稳,却又最通应变之道,心有谋略,是个能托大事的人,至于赵王张耀。

大约是从小在英宗也就是他皇祖父的压迫下长大,胆小怯弱,十分怕事,有威胁的,并不是赵王张耀这个人,而是他手中的那道圣旨。

阿娘死后,得知阿娘去世的真相。

他萌生过废除这条祖制规矩的想法,只是随着二郎出生,他没了这个烦恼,于是把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抛掷脑后。

然而,随着二郎夭折,他面临与父皇及高宗曾祖父一样的局面,再无元配嫡子,只能于众子中选择继承人,那道圣旨便是一个限制。

选择自己喜爱的儿子,子立母死,他舍不得。

如果选择别的儿子,赐死其母,他倒不在意,却又不甘心。

他最厌恶做选择和受约束。

要想不受限,就得废了这个规矩,但他更清楚,规矩这种东西,尤其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后代子孙要想废除,几乎难如登天,

祖父英宗放弃了,最后只是一味打压赵王一脉。

父皇挣扎过,最后阿娘帮他做了决定,也同样放弃了。

那么,他要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可能动摇国本的风险来做这件事,他同样犹豫了,这不是简单地罢免一个官员,或是对犯事的皇室宗亲夺爵与削封,也不是改一条普通制度与律法。

只要与立储有关,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祖的那道圣旨,是为了防止子幼母壮、外戚专权,同时维护大统、限制帝王因内宠而随意废立皇后与太子。

鉴于邓氏专权,第四代就开始显现了,父皇宽和仁君之名怎么来的,内受制于母后,外受制于舅氏。

只能搏个宽和仁君之名,拉笼朝臣。

他都不好评价高祖所定规矩,到底有没有达到所要的效果。

帝王内宠倒是限制了,高宗朝的陈贵妃,后来的显烈皇后,还有他阿娘,活着时候,恩宠再隆,都没能登上后位。

“陛下。”

皇上抬头看了眼走进来的刑恩,“什么事?”

“回陛下,皇后娘娘派遣刘中侍递过来一份中宫笺表给您。”

“拿过来吧。”皇上收拢思绪,随意说道。

刑恩把笺表递到案前,皇上伸手接过打开,笺表的内容很简单,说了两件事,一是认真反省己过,二是想替邓废后收殓另择吉地安葬,请他允准。”

皇上看到后一条,并未太在意,那个人他好歹叫了十五年的母后,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俗话说,人死债消,现在人都已经死了,他也没必要去计较,再者,不入皇陵,于她而言,已是最大的惩罚。

“你去传个话,跟皇后说……算了,朕直接批了,你再把笺表还给刘中侍。”皇上话说到一半,改了个主意,想到刘皇后递了笺表过来,他直接在笺表上批字,大约比刑恩去传话,更令皇后安心。

用朱批签了‘知道了,同意所请’几个字,稍候片刻,合上笺表,交给刑恩,见刑恩未立即走,又问道:“还有什么事?”

“京兆府尹郑实在殿外求见?”刑恩回道。

“有说是什么事?”

“郑府尹没说,只道有要事面见陛下呈奏。”

皇上听了,直接拒绝了,“不见,让他有事先去政务堂找宰相们,宰相们决议不下的,再来找朕。”

刑恩应了声唯,正要退出去,却被皇上喊住了。

“你去把张忠国喊进来。”

皇上想起接下来要安排的事,先笑了起来,差点把这件重要的事给忘了,好不容易逮着机会,能整华光那个老匹夫一回,他可不手软,待张忠国过来,直接令张忠国去政务堂给华光传道口谕。

“你去告诉华爱卿,别忘了,朕今日在大朝会上所说的,让华爱卿牵头,好好给所有参与打架的官员宣讲半个月的朝堂礼仪。朕记得朝堂礼仪有相应的典制规章,半个月后,所有人必须倒背如流,还要组织一场考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