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蜜哥儿等人露出了惊喜的目光,张琼安知道自己这个提议做对了,笑着说道“当然,只是我只能教你们认字和仪态,乐器的话我只有一根没办法教你们,最主要的是你们就算学会了也没办法买一根笛子平日里吹奏。”
蜜哥儿四人知道张琼安说的是实话,一根笛子哪怕便宜的也要一二两吧,他们家中一年最多也就赚个五六两银子,长辈怎么可能会花一二两银子给他们买一根毫无用处的笛子呢。不过对于蜜哥儿等人来说,能够跟着张琼安学习认字和仪态已经很好了,他们也想变的更加优秀。
接下来的时间,真是瓜子和花生都没人吃了,纷纷专心的跟着张琼安学习如何走路,如何优雅的坐下,还有吃饭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五人一个认真教,四个认真学,一直到快中午时蜜哥儿四人才提出了告辞。四人离开时的走姿明显比来时优雅了许多,看着四人离去的背影,张琼安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失落,总觉得他们现在的友情都是靠他主动提出教学才维持下来的。
第162章 生辰
休息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张琼安在家住了两个晚上后又由张大勇送回到了玉林书院。如此张琼安开始过上了他书院十天家里两天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琼安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和他向来要好的几个朋友,随着张琼安越发的优秀,哪怕张琼安也会教导他们书院里的知识,还是慢慢的和他疏远了。为此张琼安也伤心过,但好在张琼安在书院内也教导了几个知心好友,有小哥儿也有姑娘家世也是不一,但几人的感情十分要好。
在几个好友的陪伴下,张琼安也慢慢放下的心中的失落,休假回到村子里时要是碰上了几人也会互相交谈一番,却不在交心只以普通朋友往来。为此林勤也曾经可惜过,尤其是蜜哥儿以前和张琼安感情多要好啊,而且林勤和蜜哥儿的阿爹奕哥子也是好友关系。好在他们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张琼安和蜜哥儿的疏远而疏远,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一眨眼又是三年过去,今年是个特殊的一年,因为林勤今年三十了。虽然每年林勤生辰时张大勇都会为林勤庆祝生辰,但那都是一家人小聚罢了。今年林勤整三十岁,张大勇就想着为他大办一场,虽然不能像镇上的老爷们一般请来戏班子,但请来村子里的要好的朋友,再请来一位镇上有名的大师傅整上几桌还是可以的。
这天,又到了张琼安和张景程休假的日子,张大勇趁着家里所有人都在,在晚饭过后说道“再过半个月就是你们阿爹三十岁的寿辰,十年才有一次整生我想着办场大的,摆上几桌请村子里一些关系好的过来吃酒为你们阿爹庆祝,你们怎么看???”
林勤有些意外的望向张大勇,自从嫁给张大勇后,张大勇每年都会为林勤过生日,所以对于张大勇提出他生辰的事林勤并不意外。但让林勤没想到的是张大勇居然会想为他大办一场,有些慌乱的拒绝道“大勇哥,不用了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就很开心了,费那钱做什么。”
张景程闻言不赞同的说道“阿爹,您今天是三十岁的整生和以往怎么能一样呢,我很赞同阿父的决定,就该大办一场。”
张琼安也跟着点头应道“景程说的没错,阿爹您三十岁的整生必须要好好过才是。”
张宏安也就是最小的安安去年也开始跟着张景程一起去镇上的学堂读书了,虽只短短一年时间,但也看着开朗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学堂里时常跟着其他的学子们一起跑跑跳跳,人也看着红润了不少,对此张大勇和林勤都十分的开心。
“阿爹,银子还能继续赚,但您的三十岁生辰却只有一次。”张宏安也跟着劝说道。
林勤看着张大勇和三个孩子,心中感动非常,他觉得这汉子他嫁对了,孩子也养的值。这些年操持家里,养育孩子的辛苦一瞬间烟消云散了。
林勤生辰那天,不管是玉林书院还是镇上的学堂都还未放假,张琼安三兄弟没办法只能到时候请假回来。因为三兄弟都还要读书,所以林勤的生辰宴只能张大勇来操办。本来林勤想帮忙的,但被张大勇给拒绝了,说哪里能让寿星公来操持自己的生辰酒席呢。
张大勇找上林大柱和林二柱让他们帮忙去通知村子里一些要好的村民,半个月后去他家吃酒席。
林大柱和林二柱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每日下地干活看上去苍老了很多,尤其是林二柱原本年纪比张大勇要小上几岁,但现在双方站在一起张大勇却要显得年轻一些。
“家里有什么好事发生吗,怎么突然就要摆酒席了???”林大柱疑惑的说道,显然他完全忘记了林勤的生辰。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林大柱成亲之后自然会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对于林勤只要知道他过的好就行,并不会关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