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帅气新娘子美丽。
尤其是不少看着罗浩文长大的老人,感触上来之后,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
于村长和村支书也跟着忙前忙后。
罗家不重男轻女,可这也毕竟是老书记唯一的儿子。
还因为被诬陷导致蹉跎到现在。
镇里的领导都来参加了。
他们来参加一半真的就是为了老书记,另一半,自然是想和黎家还有陆家搭上关系。
毕竟陆家老爷子与罗丰关系铁铁的谁都知道。
不说求提拔自己,好好工作也是问心无愧,说句实话,混个脸熟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自来也没有闷头干事,对周遭什么都不管的,那样也走不长远,因为这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没有什么非黑即白。
沈浅菲作为大舅的外甥女,自然也是跟着忙前忙后,有专门的掌勺师傅,饭菜提前都已经安排好了,所有的食材都有专门人处理,自然不会再下厨房。
她陪着叶曼母亲说话。
这次婚礼算是新时代的婚礼,娘家和婆家人都坐在了一起。
谷翠拉着叶曼母亲的手,真诚的告诉叶曼的母亲,“亲家,他们两个结了婚就意味着我多了个女儿你多了个儿子。”
叶曼的母亲眼圈是红的,叶家现在就只剩下她和女儿了,孤孤单单的,以前还好一些,但随着女儿年龄见长,而她身体也不如从前,她想的就多了。
但现在放心了,浩文是个好孩子,从始至终她也没有觉得他哪里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只不过阴差阳错这么多年。
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她还特意去第一人民医院咨询她的同学也是妇产科主任,女儿毕竟是高龄了,如果有了小孩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当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她是彻底放心了,所以她尽管眼圈有点红,可脸上带着笑容。
对于谷翠的话,当然是满心的认同,“对对对,从今天开始,你多了个女儿,我多了个儿子。”
谷翠又趁热打铁,亲昵地说道,“亲家啊,去年夏天你也来过咱们元宝村,是不是比城里好,吃的菜是新鲜的,咱现吃现摘,地里的瓜果,又香又甜,刚摘下来的苞米和刚挖出的土豆就比城里放了几天的好吃,对不对?”
“那肯定是对的。”
“所以啊,我就琢磨着村里空房子也有不少,你要不要过来?当然了,冬天可以回城里,夏天在这里……可以什么来着?
谷翠一时有些词穷。
叶曼母亲连忙说道,“度假!”
“对对对,就是度假,现在是很时兴这个的。”
这两个人无视身边的热闹,倒是谈起了度假这时髦的新名词,沈浅菲路过他们旁边,嘴角勾起了笑容。
这样多好啊,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只不过沈浅菲的余光不时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自己的妈妈。
有好几次了,在她的身边就会出现元宝村的新书记。
新书记的名字叫景枫,如今已经完全的融入到了元宝村。
现在元宝村的村民冬天并不单纯的猫冬了,村子里成立了工艺品编织厂。
用玉米叶麦杆编织的席子工艺品已经打开了销路。
当然了,这也得益于景枫做生意时那广阔的人脉。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请了一位老师,再加上元宝村本来就有心灵手巧的老手艺人。
所以这个工艺品厂开起来很轻松,已经有正式工人二十个,然后还将一些零碎的编织订单派发出去,在家里也可以做,适合那些要照顾家里,不能来上班的村人。
所以,今年元宝村村民基本收入比去年是翻了三倍不止。
这个数据并不夸张。
第229章 当年的救命之恩
就比如吴大妈,她在家里坐在炕头上编制玉米叶的糖罐还有拎兜。
她有基础,就是冰天雪地不愿意往出跑,所以就在家里进行编制,一冬天,人家赚了一千多元。
说句实话,这项编织因为是就地取材,所以除了时间和人力,其他的就是净赚。
而对于他们来讲,最不值钱的可能就是时间和人了。
所以这一千多元,那是实打实的。
而这些的确是景枫给带来的。
村子里人对他非常认可,再加上这人很会做事。自然人缘也非常好,走到哪里大家都是满脸笑容的和他打招呼。
据说他以前就和妈妈认识,。
那么两个人站在一起说话倒也没什么。
可沈浅菲就总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
不过最后,她还是收回了视线,沈浅菲自然希望妈妈能有新的生活。
只不过,目前谁都不提,她也不好张口。
而此时,找机会与罗玉芬光明正大说话的景枫笑容温和声音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