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她不打算穿出来的,怕她奶奶又给扒了去。没想到......
“青梅,你喜欢这个颜色吗?”苗笙笙看到大侄女直勾勾盯着墙上那匹粉色的确良不放,认真问道。
苗青梅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态,怎么能跟这些乡下人一样,像没见过好东西似的。
她扭头似笑非笑的望着苗笙笙,“那小姑要买来送我吗?”
一边的苗晓满闻言不满的皱了皱眉头,为了这场酒席,小姑都已经把压岁钱搭进来了。
虽说这场宴席是为了庆祝小姑康复,但办好了脸上有光的可是整个苗家。
这种死贵死贵的衣裳,大堂姐怎么好意思张口的。
苗笙笙没有回答苗青梅的问题,她转身指着墙上的一匹白底红花的细棉布,还有刚才苗青梅盯着不放的粉色的确良对着柜台前的售货员道,“这两种布料,每样来三尺。”三尺恰好够做一身无袖连衣裙的。
售货员讶异的从头到脚打量了眼前这身穿蓝色老粗布上衣,黑色长裤的姑娘一眼,不确定的问道,“那的确良两块二一尺,咱这可是公社,不兴还价,更不兴欠账。”
苗笙笙点点头,表示明白。
售货员又看了她一眼,小声嘀咕了句,真有钱。不过还是耐心的按照苗笙笙的要求,两种布料各剪了三尺。
苗笙笙开心的接了过来,掏出手帕开始付钱。几个侄子侄女们也纷纷围了上来,要摸的确良。
趁众人不注意,苗青梅狠狠瞪了苗笙笙一眼。她当然不会以为这粉色布料是小姑要特意买给她的。
从来都是奶奶抢她的衣裳给小姑穿,什么时候她从她们娘俩手里得到过一分好处?
小姑故意气她呢是吧?
望着小姑把手中的11.1元如数递给售货员,她气得简直想暴走。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土包子,敢不经过家人的允许就买这贵得要命的的确良,她哪里来的底气?
以及,哪里来的钱?哼,还不是吸的他们大房的血?
她爹辛辛苦苦上班挣钱,结果全便宜了小姑?
凭什么。
她才是她爹的亲闺女,她才是苗家的明珠。
越看那粉色的确良越刺眼,愤怒简直冲昏了苗青梅的脑子,一个念头很快在心中形成。
上辈子就是在八里屯,她小姑差点儿被人贩子带走,要不是许向东及时赶到。
也是那时她才晓得,许向东竟然是小姑的未婚夫。
她重生回来,很多事情似乎跟上辈子不一样了。该发生的没发生,不该发生的发生了。
只是,有些事件可以创造的不是么?
在出村的路上她已经打听过了,许向东今天去了公社里开会。
她倒要看看,这一世还有没有人来救小姑。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买完了米面粮油以及布料,从供销社出来后,苗青梅不露声色的在心里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此事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奶奶真会生吃了她。
小姑上辈子被拐走到底是不是这一天呢?她只记得大约是麦收前。
虽然这辈子很多事情跟上辈子不一样了。比如小姑病好了,比如这次回来,奶奶没有把她从头到脚扒光,衣裳鞋袜全拿去给自己的傻闺女穿。
但冥冥当中很多事情还跟上辈子相同,有些人避无可避。
瞧着街边拐角处那个鬼鬼祟祟的女人,苗青梅嘴边闪过一抹冷笑,她的运气似乎也不是太差。
“振国,粮食怪重的。要不你带着振民先把背篓送到镇口,让咱们村生产队的车给捎回去?”苗青梅提议。
她虽不经常在老家居住,但也知道每逢集市,生产队都要派人来镇上供销社采购。
有时是种子,有时是肥料。
只要牛车上有空地,赶车的师傅并不介意帮大家捎带东西回去。
苗振国有几分犹豫。
要往常他肯定听从堂姐的建议,但今天嘛......
他看了眼身旁的苗笙笙使劲摇摇头,“小姑第一次出远门,我得护着她。”寸步不离守着才放心。
小姑脑子瞧着是好了,但傻了那么多年,好多事懵懵懂懂。
回头被人忽悠了走,他得哭死。
苗笙笙望着侄子满头大汗怪不落忍的,“我没事,我跟着晓满,不乱走。”不要担心。
振国振民兄弟俩还没成年呢,回头累得不长个,说不上媳妇咋办。
“是啊,回家可要俩小时呢。这么多东西,半路上你们没力气了,要小姑背吗?”苗青梅显然懂得打蛇打三寸的道理。
苗振国还是有几分犹豫,他抱也要把粮食抱回家,不会让小姑动手的。
小姑娇滴滴,又傻呆呆的,由他们护着就好。
反正习惯了不是么?
“哥,我看就听堂姐的吧。咱们跑着去把粮食送到镇口,来回也不过半小时。”苗振民很是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