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如此。
憨厚老实的人当然也有,并且不少。但一两个红眼病,就足以带坏整个村子的风气,搅屎棍啊!
苏观月当然反感村民偷鸡摸狗甚至投毒的行为,如果是她遇到这事儿,她恨不得直接把人弄进局子里。
但在工作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苏观月也知道,反感是没有用的。道德约束更没有用,法律也仅仅只能起震慑作用,解决不了根本。
要想长远地做下去,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带动村民致富,不管是对村民,还是对天蜀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事儿。
村民们能赚到钱,天蜀也能拿到优惠,做好养殖场,两边互惠共赢。
既然要扶贫,就不能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给人养活自己的技术。苏观月目前的构想是,天蜀可以建一座大型种猪场,用低价把猪苗卖给农户,等农户将猪仔养大出栏,天蜀再进行统一的回收。
还可以促进农户成立合作社,形成良性的养殖氛围。
以前村民眼红别人的养殖场,但现在他们人人都开始养殖了,人人都有合作社的股份,谁还会舍得下毒乱搞嘛?
这么一个多月过去,资城那边的养殖场也终于给了回复,元厂长大老远跑来德都,亲自和苏观月谈。
山里的老人还是不愿意离家,不愿意去外边发展产业,但元厂长愿意!他想走出大山,技术入股,跟着天蜀单干!
作者有话说:
嗷
-
感谢支持正版的小天使们ovo
-
第166章 致富
“和周围的农户合作?”元厂长听着苏观月的话, 眼睛亮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要是有公司肯和他们资城山里的养殖户合作,统一进行收购, 他们才不用忧心货品卖不出去呢!但想想也是, 他们那深山老林的,也没公司愿意来。
天蜀倒是愿意帮一把, 把新场建在山外,只可惜山里的老人不愿意。元厂长叹口气, 又笑着和苏观月握手:“苏总, 以后我可就跟着你混了。”
这种“公司+农户”的养殖方法, 也是苏观月从后世学到的, 她实习的那家大公司就是这么做的, 公司给山里的农户提供猪苗、鸡苗、鸭苗等,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则出人出力,负责把这些苗子养大, 再卖回给公司。
两边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其实现在,远在桂城,已经有大企业在这么做了。只是这会儿信息不流通,很少有人知道。
苏观月紧接着去城里,去和县政府的人谈。天蜀是大企业,县长知道天蜀愿意来山里拉动农户经济, 来扶贫致富, 可把他激动坏了。
扶贫一直是个大问题, 虽然县里一直针对山里贫困村落有措施, 扶贫鸡、扶贫兔都给农户送了不少, 但进展始终很缓慢。
谁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问题是,哪儿来的渔?怎么才算“渔”?别说渔了,鱼都少得可怜!
现在城里经济才刚刚发展起来,城里都一堆“贫困户”,更别说山里了嘛!
“天蜀愿意来我们这儿做企业,做养殖,拉动养殖业经济发展,带领农户致富,我们当然是欢迎的!不仅欢迎,政策上有什么变动,有什么优惠,我们都第一时间和天蜀联系!”
“天蜀当真是蜀都第一大企业,不,川城第一大企业!有担当,有大企风范!”
县长慷慨激昂地夸完了,话锋一转,虚起眼朝苏观月笑:“但是嘛……苏总,你们天蜀直接和农户合作,是挺好的,挺好的。但我看来,是不是还有一些风险?”
“县长您说。”
县长叹口气:“你们天蜀是大公司,不缺钱不缺人的,啥也不缺。但山里的那些农民些,他们一没钱,二没背景,就只有我们给他们撑腰。苏总,我不是说天蜀不好的意思,但是我就是怕,你们大公司和农民合作,那、定价啊啥的,都、都是你们说了算?”
县长是怕天蜀搞垄断。
天蜀这样的大公司和穷困农户之间差距太大了,肉苗多少价、指导费多少、饲料怎么卖、收购价又是多少,这不都是天蜀说了算?
这要是天蜀压榨农户,把农户当成廉价劳动力咋整嘛?
“县长您放心,我们天蜀是国企,不搞资本的那套。”苏观月认真说,“我也想过这一点,所以我想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再加入一个第三方,由县里牵头,带领农户成立合作社。”
县长说得没错,天蜀和普通农户之间差距太悬殊了,对资本来说,这当然是收割廉价劳动力的大好事,但天蜀不是资本。
苏观月更不是。
苏观月想要的,是良性的、长远的发展。
做养殖场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看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变革,苏观月既然要做养殖场,既然选定了德都这一片山地,她就想把这一带的养殖氛围都给带起来,做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