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就像椰子和西瓜对许多艾苹岛的居民而言是非常日常,烂大街的食材,这种食材所做的甜品大家吃都吃到腻,吃到想吐了,他们再做的话,效果难免不佳。大家当时有问过这些居民,大米通常他们都是作为主食,倒是少有拿来做甜品的,艾草他们常见,还常常拿来泡水喝,可以说喝这个比喝茶和白开水还要多,所以大家在做甜品时,就下意识地避开了这个食材。
可没想到,真有“傻子”会往这个雷区里蹦?
温甜似乎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甜品选择得有什么问题,只是把艾糍团子端了上去。
这个时候端上来,团子已然不烫,尚有余温,温温热热的,暖暖的,软糯的艾糍咬下去软而有韧劲。
很淡很淡的草药香在口中散开,清新的药草味不苦涩,不至于太过浓郁,只是淡淡的,让人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又不喧宾夺主。
内里的馅料丰富,甜甜的蜜豆,香脆的花生,鲜香的蛋黄,浓郁的芋泥……每一个小团子中央都有不同的惊喜。
和曹塔君所做的发糕不同,发糕不能粘,而艾糍的口感最妙最具趣味的便是它糯糯的口感,需要食客细嚼慢咽,才能一点一点品味到其中的玄机。
最重要的,还是口中那股淡淡的几乎找不到它的存在感的艾草香气,却贯穿在了整个品尝的过程中流连,一下就能勾起梁家镇村民们的记忆。
如果说大米是他们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赖以生存的谋生工具,那么艾草,称得上是他们的信仰所在。
拜祭时有它,生活中有它,祈福时有它,它所意味着的,还是祖先与神明对这片土地最诚挚的祝福。
正如枝桑所说,有的时候,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才是最好,最令人感动的。
主舞台此时此刻每个人心里的想法各异。
卢芳向来是最欣赏温甜的,她觉得一个女孩子,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愿意沉下心来去钻研传统糖水,本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而她回想起昨晚收到的导演的信息时,心情复杂,她当年一点一点把甜品做起来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很多的困难,受到很多人为的阻碍,她比任何人都懂,一个普通人要在这条路上走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是一个女孩。
这个世界即使已经进步了很多,但对女孩还是非常的不友好的。
所以当卢芳看到导演让她今天的比赛上克制一下对温甜的评价时,他虽然说得隐晦,并没有说出具体的实情,但她第一个想法是愤怒,随即而来的是无奈和惋惜,也忽然知道了上周的比赛为什么曾富贵会表现得那么的奇怪。
一切都有迹可循,而且她还很能理解他的做法。
别看她现在称得上是甜品界叫得上名字的大师,在节目中也是坐在这评委席上的,可实际上她并不能阻拦这个节目中任何黑幕暗箱操作的发生,不单单是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要去配合它。
这有违她的良心,也有违她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新生甜品师的想法。
但所谓资本,里面就会涉及到赞助商、投资人等等等等,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这个节目可能就不复存在,那将会让更多的甜品师失去舞台。
这是一个多与少究竟要牺牲哪一个的问题,而卢芳很显然,在一番的斗争下,还是选择了牺牲一个。
她可以不夸温甜,但她做不到违心地去批评她所做的甜品有什么不对。
在陆信向她使来一个眼神时,她默默地别过头,没有接收这个信号。
配合他们不夸这么好的甜品师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了,至于再多的,想都别想。
第333章 麦克风?神助攻!
面对卢芳的不配合,陆信也没有别的办法,别的他管不了那么多,但至少他得保证在这个场上不出现太多的意外,不然还得他生生硬掰回来控场,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跳过卢芳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既然不能采访卢芳,自然还有别的会配合的嘉宾,曾富贵再次挺身而出救场。
“小温这个青团口味还是很丰富的,”欲扬先抑是他们惯会用的手段。
在点评之前还是得稍微找些无伤大雅的地方夸夸温甜,这样子他们的打压才不至于让观众瞧着过于明显,所以曾富贵一开始就在艾糍团子的口味丰富度上给予肯定。
“只是……”简单一句表扬后,曾富贵话锋一转,来了个转折,“只是这味道终究还是有些平淡了,没什么太大的亮点,且说是无功无过吧。”
言下之意,即使做出了各种口味的艾草团子,但终究只是形式上的花里胡哨,内里的味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