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老店倒闭后我的糖水成精了(363)

作者:小杏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其实不太懂什么导演的节目组的,只知道找她的那几个导演权力挺大的,在她的认知里,权力大的就是领导,所以直接将他称为领导了。

而其实她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还在吐槽,他们这些每天都是吃喝拉撒干活的人,有什么生活哦,有什么值得让人了解的生活哦。

但是刚刚听着老板介绍的思路,反而有了个想法,“或许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能跟我们到我们那边的地里去看看?”

温甜他们当然不会反对她的提议,其实他们对这边也不了解,当然是当地人说去哪,那就去哪的啊。

周姨家就在梁家镇,具体的地址在那一栋栋土房子的后方,稀稀落落的田间。

这会儿宁江市已经入秋,这边是丰收的季节,田里意外地有不少人在劳作,收获田里的作物,是一番忙忙碌碌的景象。

这之所以在温甜他们的意料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上次去过艾苹岛的他们,见过艾苹岛那边的田地,大多都是很少的人在劳作,即使是劳作也是一些中老年岛民居多,甚至已经出现不少荒废的土地。

而这次在这里却不同,田间的人还是有不少年轻人的,人数也没有在艾苹岛的那么凄凉。

至少在温甜他们看来,这边的老龄化倒是没有艾苹岛的那么严重。

“今年的天气好,是个大丰收。”符华介绍着。

他之所以知道,也是他的那几座山,今年的收成都不错,所以想来这边的情况也是如此的。

“那丰收不是挺好的吗?”周思琪反而不懂,为什么明明是收成好的好日子,周姨的表情瞧着却没有多开心,反而是忧心忡忡的。

小禾心直口快,替母亲说了出来,“都烂在家里咯。”

众人一听,纷纷都是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符华都是一愣,很显然,他的山头从来没有这种苦恼,所以并不知道梁家镇的情况。

大家都等着周姨和小禾继续解释,周姨看着田间还在忙碌的男人女人们,他们一车车的作物收割后往家的方向拉去,看似确实是大丰收,可却难以令人开心起来。

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如果说他们平淡的生活有什么波折,那或许这两年的曲折,算是一样。

第315章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吧。

“现在村子里好多的作物都卖不出去了。”

周姨现将村子的情况大致告诉了大家,把结果摆在了最前头。

“我们之前这边还是会有不少城里人过来收货的,毕竟赤极山也算是国内的一个好招牌,外地的供货商都认准我们这里的作物,当时的我们也是能赚不少钱的。”

那时候村子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力发展旅游业,农田的面积也比较大,没有现在的那么支离破碎,虽然他们做的是种田的活计,称不上真的特别富有,但自给自足有余,每年卖给各地的供货商都能赚到好大一笔钱。

要是放在当时,梁家镇可没人愿意跑到隔壁那么远的山头去给人家种地干农活,自己家的田不香嘛,种出来的粮食卖了钱都是自己家的。

可现在为什么就变了呢?温甜一行人不理解。

“是因为种田的地少了,产量下降了?”周思琪虽然平时话不多,经常一声不吭的,但脑子转得快,猜测道。

然而周姨摇摇头,否定了她的猜测,“产量下降了可不至于烂在了家里。”

恰恰相反,就算地少了,粮少了,却不会影响粮食的正常销量,甚至古话有云,物以稀为贵,这少了的精品食材,更应该是卖得更好更贵才是。

陈琳对这点有同感,“赤极山的大米这两年确实价格一直在涨,”可她还是不能理解,“可这大米还是卖得很好啊。”

据她所知,单单看大米这一个品类,即使是米价大涨,也丝毫不影响身边的朋友买赤极山大米的热情。这同样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城里赤极山的大米卖得好,但在赤极山本地,粮食却烂在农民的手里的问题。

“嗤。”周姨没有回答,小禾妹妹倒是讽刺地哼了一声,“那可不一定是我们赤极山的大米。”

有她这句话,事情的来龙去脉似乎便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

这时间做生意,向来就有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商家挂的牌子说是说赤极山的大米,可究竟里头装的是哪里的大米,也不会有哪个消费者真的会去研究这大米的来源。

大家瞅着赤极山的大米卖得贵,眼红的人可也不少,可要用大价钱来买当地的粮食,有的商人又舍不得。

“他们从前两年开始就开始压我们的价格了,本来我们一年四季不停地耕种,到头来赚的钱也不多,可也等着这些钱养家糊口的,不可能真的贱卖粮食,这是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自然知道它们是好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