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强看他的样子心里一突,难道就因为这个会得罪宋家吗?
宋宝珠对宋志强本来就没什么感觉,对他提出这个请求也不觉得奇怪,能被吴梅那样的人迷得晕头转向的人脑子本来就不好使。
“你说的这个我办法办到,既然村里把这件事交给了我做,我就要对村长伯伯和信赖我的叔叔婶婶还有那么多孩子负责,我会按照自己的标准来选人。”。说完就带着大家宋志中他们离开了。
宋志中一边走还回头呸了他一声。
宋志强无比懊恼,事情没办成,好像还得罪了宝珠他们,但心里隐隐又有些埋怨,到底是隔得远了,不如宋二牤他们那么亲,这要是宋二牤他们来求,宋宝珠会拒绝吗,毕竟她连工人名额都给了他。
祥福村新建的学校,图纸是宋宝珠画的,知青们一进校门,就被眼前的建筑惊呆了,这....这只是一座学校吗?
宋德令给他们指了指学校后面的楼房:“那就是老师们住的地方,放心,够住,建了两栋楼呢!”
一众知青看得眼睛放光,心里的紧迫感由增加了许多,这么好的住宿条件,其他人还不得拼了命的想考上。
吴梅看着学校,又看了看那两栋宿舍楼,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考上,她再也不想住在知青点的茅草棚里了。
“宝珠来了,你们去教室吧。”
总共有近八十位知青,全部聚在了一个大教室考试。知青们在大教室里考试,村民们就围在外面看,顺便也能帮着监督监督,免得他们作弊。
教室里除了宋宝珠,还有会计和两个村委的人帮着监督,毕竟这么多人呢,要是这些人作弊,宝珠一个人可看不过来。
之前来的知青都知道宋宝珠,去年来的一批却和宋宝珠没怎么接触过。看着上面不过八岁 的小姑娘来考核他们,新来的一些知青都觉得有些啼笑皆非。一个小姑娘,凭什么来考他们啊!
“好了,这位哥哥姐姐们安静哦,现在我发试卷了。”,宋宝珠把试卷给了其他几人,眨着大眼睛对知青们笑了笑。
嗯,长得挺好看,这么好看,让新来的知青不平的心思淡了很多。
这些知青们虽然防范其他人,但对宋宝珠出的试卷却不怎么在意,他们最差的都念过初中,宋宝珠再聪明,连小学都没念过,出的试卷肯定不怎么难,再怎么样通过她的考试应该挺容易的。
可是等试卷发下来后大家都傻眼了。
倒也不是说题出的很难,他们很确定考的都是以前学过的知识,可是这种出题方式他们根本就没见过,简而言之就是出的很刁钻,一道题不是直观的,好多简单的知识糅合在一起。
就凭着这些试题,就知道宋宝珠的出题水平有多么高超,那些新来的知青一改之前的轻视态度。
好些人考得额头都急出了汗。
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再去县城
这场考核中, 唯一相对不那么紧张的恐怕就只剩下钱老和韩老了,两人都不是非要当老师不可。
相对于做题,他们可能对宋宝珠的出题方式更感兴趣, 灵活多变又具有逻辑性,考察的知识既基础又全面,韩老甚至在想着如果有一天教学恢复了,也许可以建议教育部试试宋宝珠的出题方式。
随即又感到好笑, 自己都落到这步境地了还操心这些, 还是专心答题吧。
村民们都在围观,不过有宋德令提前打了招呼,倒也没人出声, 只看着这些知青一个个抓耳挠腮的做题有些好笑。
第一场考试下来,好些知青走出教室都一身的虚汗。
“哎,这题也出的刁钻了,考察的知识不难,但想做出来怎么就那么费劲呢!”
“就是,一道题考察好十几个知识点, 非要抽丝剥茧的做才行, 这也太为难人了。”
“你们只是觉得题难做, 难道就没觉得宋宝珠能出这样的题很了不起吗?至少证明她对这些知识学习的非常透彻吗,不然怎么可能应用的这么灵活自如。”
“这倒也是。”
一场考试下来,好多人都对宋宝珠心服口服了, 别看人家年纪小, 懂得就是比他们深比他们多。
“韩玲姐,你考得怎么样?这些题太难了, 我就做了十几道就没时间了。”。张小小问韩玲。
试卷六十道题, 涵盖了文科理科所有小学到初中的科目, 糅杂一起考试,每解一道题都十分困难,张小小出了教室都快哭了,这比她上学考试的时候还让人紧张。
“我会做的也就三十几道。”,韩玲感叹一声:“宝珠太会出题了。”,她念了高中,自己本来就喜欢念书,哪怕下乡也带了课本,闲暇时候还在看,一些基础知识记得牢牢的,就算这样她也只做出了一半,考察的知识不难,但解每一道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做到三十五题的时候时间不够了,这让韩玲非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