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金裘(52)

被姜岩以目光警告之后,姜岱收敛了脸上神情,和颜悦色地凑上前去,“赵姨娘,既然这么舍不得与三弟分离,就追随着三弟,一同去碎叶城吧。”

一听说此话,赵氏激动地蹬开了姜岢跳脚起来:“让我去那穷酸地方,你安的什么心!你们兄弟两个,就没好心眼儿,这样对庶母,也是公府的体统吗?”

姜岱早知她装模作样,懒得同她一般计较,不咸不淡地扯了下嘴角:“庶母,您的腿脚好得真利索啊。”

赵氏呆了呆,看向自己完好无损的一双腿脚,一时间羞恼难当,脸憋了个通红,牙缝里蹦不出半个字来。

姜岱将圣旨妥善藏好,言语讥讽:“公府里有人好吃好喝供奉着,庶母舍不得了?不是成日家的心疼三弟在外头餐风饮露,又黑了瘦了,一时不忘地天天念叨么,既然这么心疼,跟着去怎么不成,我看三弟这是要在碎叶城长了,一辈子为我大业驻守西镇,荣光加身啊。”

他是最懂赵氏要害的,赵氏气得直翻白眼儿,反驳不得他的话,也不敢犯上造次,憋得又昏死了过去。

姜岢将母亲抱在怀里,立刻要为难那个传旨的黄门太监,黄门谨记太后娘娘的吩咐,传达懿旨之后,片刻不得停留,此时懿旨早已被姜家二公子收了起来,他便脚底抹了油,不跟姜岢、赵氏一般见识,先滑出了公府,姜岢再要无理闹三分,也人影都找不着一个了。

姜岩训斥了姜岱,令他不得对庶母无礼。

他随即上前,和善地安抚姜岢:“三弟勿用着急烦恼,终究从前是一人跋山涉水,奔波在外,日后有了二弟一同前往,也算互相有个照应,不至茕茕孑立,一个人外头孤单了。”

这话说还不如不说,姜岱就是个野蛮人,不通教化的老粗。姜岢心如死灰,咬牙暗忖,姜月见这贱人,将娘气成这样,他一定不会教她好过。

作者有话说:

袅袅:蝼蚁。

楚狗:的确。

小皇帝:渣滓。

就问你,一家三个圣人,怕不怕。

第27章

埋首整理经卷, 将近日所得著书成文的苏太医,忽听得门扉轻叩的声音。

打眼一瞧,太后宫里主掌扇伞灯烛的女官钱滴珠, 娇柔的身影映在薄薄的一扇纱上, 宛如流水般,线条明丽而姽婳。

“苏大人。太后传召。”

钱滴珠声音响在外间。

这样的召见每隔一两日总会有的,苏探微已经习惯了, 前夜离去之后,太后没再立刻传召, 应是腹痛症状有所缓解, 这是好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苏探微欣然愿往。

苏探微将医经收理妥当,皱着长眉分神回复了一声, 将行医的家伙事带在身上, 举步跟随钱滴珠前往坤仪宫。

这样的路, 不算长也不算短, 两人已经走了不下十回。

钱滴珠偶然一抬眼,苏大人的脚步又已落在了身前,从她的角度去看,仅仅只能窥见一侧雅白的耳廓,仿似被日光晒照得透明, 能晕染出薄粉的色彩。

她怔了一瞬的神, 直至苏探微声音传回:“娘娘凤体可还安康?”

钱滴珠愣愣醒回神, 体面垂下了眸光, 定心, 道:“大人医术精湛, 太后娘娘得大人施针之后, 疼痛缓和一些了,这两日只是精神有些不济,也没能上朝。”

现如今四海太平无事,太后偶然不上金殿,影响可控。只是当她回到太和殿同小皇帝处理奏折时,会稍稍疲累些。

苏探微颔首,“太后体虚畏寒,臣昨夜拟了一份药方,请钱内人日后照方为太后煎服此药,药性缓慢,得数月才能见成效,请钱内人让太后万勿心急。”

她怕苦,不肯吃药,几次将太医煎的良药都趁人不备,偷偷地倒在了狮子猫的碗里。

如何说服她,长久地不见成效地去服用这么苦的药,怕是比本身开出这样的良方更难上百倍。

他在前面走着,若足踏春风而信步,钱滴珠偶然抬眸,盯了他的后背一眼,道:“奴婢等人的话,娘娘未必肯听。照奴婢拙见,若是苏大人亲自去劝,娘娘或许能听得进。”

苏探微意外,回眸看了她一眼,“不一定。”

钱滴珠错开了视线,道:“奴婢,只愿太后娘娘千岁,奴婢能看出,娘娘对苏大人,与我们都不同。”

“何不同?”钱滴珠听着他略感自嘲的嗓音,心跳仿佛漏了一拍,蓦然抬起头来,青年沐浴在日晖之间的容颜偏侧过来,偏硬的鼻梁线条底下,薄唇收敛成讽弄的弧度,心上一振,又听到那声音哂然而来,“玩物而已,岂有真心。”

那一瞬间,男子声音之中的嘲笑和厌世,不知怎的就如金石之音的余韵一般,在他耳中缭绕着挥之不去。

上一篇:明月困深院下一篇:凤凰不涅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