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西楼录(80)

如此,倒是王熙凤先给她们出了个咏桂花的题,自个儿要作裁判,逃过一轮摆弄笔墨的时辰。

此题自然不难,黛玉想到去年此个时候,正是如何在舟上同悟空互表了心意,闻得此桂香,思索片刻便挥手写就一词,待笔墨放下了,抬头才见宝钗眼中促狭地瞧着她,叫她面下升起红来,忙又低下头去假装思索。

又待片刻,平儿把众人作的诗词都收上来了,凤姐看过了,便将纸张又传给诸人评判。

黛玉正写得一词填在《鹊桥仙》里头,便叫宝钗捡过来,口吟出来了:

“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众人听了,心下都服,觉得其词既新鲜,调也新奇,虽其余人等的诗词也佳,到底退让一筹。

罢了,众人便歇去吟诗写词的心思,商量待结束时另起一题,此刻热茶温酒上来了,倒是想听故事得紧。因前头黛玉作词多了头筹,几人便叫她压作大轴,省得她一张巧嘴说着,出尽了风头,便叫后头得故事都没滋没味了。

黛玉自然只能应是,左右她说的故事,倘叫在场聪明的听出来,也是难把后头的心思专注了。

先头便是宝钗先讲,便是一个讲山间野鬼的志怪故事,只说那鬼前生本是个富贵人,谁知一朝大难临头,家财万贯都拿去填了窟窿,那鬼生前是半点本事也无,生生饿死在寒风中。

她这故事一说,叫众人都打了个寒战,心下生出凄冷来,只黛玉同她对视一眼,都瞧着同样的无奈。

随后李纨讲了个贫家子状元及第的故事,虽俗套来,倒很是和缓先前众人心中的冷意。

轮完她,便是凤姐儿也说了个败家子的故事,此回倒是因为故事中的丈夫偷吃,被人使了敲竹杠的迷魂阵,讲钱都倒贴进去了,惹得家破人亡。众人听了,心下皆明了她所说,不敢调侃,与她共敬了一杯盏便是了。

迎春素来是个温厚了,见众人情绪不高,便站出来说了个情投意合举案齐眉的天仙配,果叫众人听了都笑起来,尤其是两个订了婚的,被调笑几句,都羞红了脸。

惜春也同她们笑,心下却是想起宁国府那边污糟的婚姻乱象,脑中反倒升腾不出喜悦来,便讲了个和尚救白狐的故事,因是志怪,还有些听头,讲完众人都叫好。

压轴的便成了探春,她摇摇头,自言说不出什么好故事,只能复述前人所言,将平成公主入藏之事讲了,话语间描述的路上险境与磨砺经她加工来,听着也是入耳,叫人读之津津有味,笑她分明很会讲些故事。

至此,黛玉也将辛苦编好的故事讲了,故事中那位女侠自然也出身豪富,家中兄弟姊妹颇多,奈何本该顶起家中之事的男子皆没什么作为,整日都是吃喝玩乐,一朝惹下祸事来,全家皆被抄了,男子充军、女子沦为官妓,只女侠一个从前在家中便喜好行侠仗义,认得一个江湖中的武师傅,练就一身本事,悄摸假死脱身,用数年在江湖上闯出名号来,将家中女子赎了出来,从此便浪荡江湖不为所踪。

黛玉是个会讲故事的,跌宕起伏处处摸得清楚,将侠女在江湖中劫富济贫之事娓娓道来,叫众人听得入迷,到了最后还有些恋恋不舍的意味.

此刻黛玉才故作叹息道:“这侠女生在古朝,家中本是作贾正之官的,可惜一个大家小姐要在江湖中讨生活,虽则自由潇洒了些,其中苦楚却是难为人道的。”

此话一出,众人都静默了,谁知黛玉明晃晃说出“贾政”的音来,纵使知晓她话里头的意思不是那个,到底叫贾府众人抖落一身诧异。要知晓黛玉是个细心纯孝的,抄经写诗遇到亡母的“敏”字尚且要缺上一笔,哪里就敢直呼长辈姓名。

果然,黛玉好似后知后觉只见,面色也白了起来,只低着头不再说话,宝钗打了个圆场,只说道真是可惜了官职之类的话,反叫在场的更加警醒起来。

谁知此日众人谈性大起,讲起故事来连午膳都是在席上匆匆用的,此刻黛玉讲完故事,已到了渐黄昏的时间。黛玉自觉失言,便起身同众人作别了,宝钗也随同她出去。连先前商讨好的作诗之事也都作废了。

众人将人送走了,反倒思索起今日故事,谁知宝钗同黛玉讲的竟是一个式子,只宝钗那个富贵人只沦为野鬼,黛玉讲的女侠却凭着一技之长反救回些亲友来,再瞧两人反应,其中自有深意。

如此一想着,倒是凤姐先反应过来,想到些不好的事情来,匆匆便也别了众人,回院子叫平儿去打探贾琏近些日子在做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