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躺椅上挪了挪身子,让自己整个陷进大衣里。
自行车的铃铛声越来越近,直到在门外停了下来。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的第五声后,于乐乐从躺椅上下来,冲向了门口。
大门打开,外面是一个背着绿色邮差包的小青年,冻的脸颊已经红了。
“同志,请问这里是于乐乐同志的家吗。”
于乐乐赶紧点了点头,接过小青年递过来的信和一个小包裹。
棕色的信封上贴着一张花花绿绿的邮票,右侧写着上京 355邮箱,再下面是如游龙般刚劲的笔划勾勒着三个字,于乐乐。
再往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傅少卿寄。
她谢过邮递员小哥,拿着信在躺椅上坐下,想了想又站起来回了屋。
信的内容一半是在报平安,讲他在上京那边任了职,是他自己选的,一个月薪还不错的普通活计。
这个工作没有什么危险,等他的小丫头过去了,他们就能安安静静的生活。
另一半是讲当初在车站塞给她的那个玉牌要好好保管,那是他妈妈给未来儿媳妇准备的。
信的最后,交代了一下包裹里的东西,和他很想她。
于乐乐全程笑着把信收起来折好,收进一个新的小匣子里放在了空间。
又打开了桌子上那个小包裹。
第69章 傅少卿来信了
包裹用塑料布包着,里面是几包牛肉干和一包蜜饯,还有一封介绍信。
猪肉平时能买到,但是牛是耕种的一把好手,不是老牛不会杀了卖肉,这几包牛肉干就显得格外珍贵。
那包蜜饯是梅子和蜜枣做成的,现在天还不热,运过来还很新鲜。
于乐乐拿起一颗放在嘴里,酸酸甜甜的,不但不腻还很爽口。
剩下的那封介绍信封面上是信任的镇长的名字,所以于乐乐没打开。
她把东西收好,拿出纸笔给傅少卿回信,写好了挎上篮子去了镇上。
能送给傅少卿的很多,但是都不方便拿出来,这里的黑市已经没了,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卖菜的偶尔还能出现。
所以她给傅少卿随信寄过去的也只是一些全国通用票。
他有十来年没有回过家,思言回去还要上学,需要钱票的地方多。
到了镇上的邮局把信寄出去,她又去了一趟镇政府把介绍信亲自给镇长送过去才回了家。
从镇上回来后,已经临近傍晚,于乐乐吃完饭就回了屋。
她把小傅同志给她写的那封信拿出来看了好几遍,才重新收回去。
三四月份的天黑的早,才晚上五点多外面就已经黑了。
她锁好了门,看着窗子外没人又进了空间。
空间里早就是一片绿意,牧场上的牲畜们快要能收获了,她留下了一头猪让系统处理后,剁成肉泥,又从副食商城买了一罐蜂蜜,做了点猪肉脯。
商店里做好的猪肉脯也有卖,但是她的手艺没那么好,容易露馅,还是自己做的比较稳妥。
一整头猪做了一小筐子肉脯,好在空间厨房是半自动化的,不然这筐子猪肉脯做完非得累死不行。
把这些肉脯分成了几份后,于乐乐又从小屋里出来。
鱼塘里的鱼早就爆满了,但是一直也没能拿出去给家里人吃。
一是这个季节没有卖鱼的,二是冰层冻的还老厚,没有俩壮劳力也没办法在河里抓鱼。
等过些天,天气转暖冰层变薄了,再拿出去给二嫂炖鱼汤也不迟。
一整个冬天也没去镇上几回,自留地里种出来的各种白面和黄豆花生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
自己吃肯定吃不完,下回去镇上可以给傅少卿寄一些过去。
思言喜欢吃烤地瓜,这个也得提前准备。
空间里的东西全都收拾妥当,已经到了后半夜。
于乐乐洗漱完从空间里出来,伸了个懒腰睡下了。
清晨鸡才叫了几声,外面就热闹了起来。
于妈进来看闺女还在睡觉,小声的说了一声,“饭在锅里热着呢”就出去了。
于乐乐含糊的点了头,翻了个身继续睡。
直到阳光透过窗子从窗沿晒到了炕上,才起来。
醒了之后先去空间洗漱完,又换了一身衣裳才出来。
院子里空荡荡的,以往傅少卿这个时候会过来替她做饭,做好了才会再去地里面干活。
现在接连着的几个院子都是空着的。
“哎!还是得用空间!”
前些日子都是于妈回来做饭的,这阵村里开学了,现在这点正是忙着的时候,二嫂带着个孩子来回也不方便。
至于她……做些小零嘴还行,正儿八经的饭简直别提了。
好在现在天气冷,还有火炉烧着能引火,勉强能把饭做熟了,等天热了能不能点着火都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