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山上采的野山菌和先前晒干的野菜,以及家里种的木耳,这一顿饭比好多人家过年都丰盛。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小鸡崽子还太小了不能下蛋,桌上的那盘葱花炒鸡蛋还是于妈用一筐子木耳野山菌和隔壁王婶家换的。
蒋云英人爽利,对于乐乐也很亲切,让于妈对这个未来的大儿媳妇非常满意。
蒋家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对蒋云英表姐一家子非常气愤以外,倒是对于大哥非常满意。
家里成分好,去世的爹还是烈士,关键是这小伙子憨厚,长得不错,人品也好。
约定了下回两家人见面的时候就把他俩的事定下来,过完年就结婚。
晚上,于乐乐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于家的命运应当是已经扭转了,但她还是觉得不踏实。
想起傅少卿说让她小心王诗宜,以及之前王诗宜接二连三的搞事,总觉得这事还没过去。
“统子,你说这个王诗宜,她为什么老挑我下手?”
于乐乐想不通,王诗宜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书里的于乐乐不过就是作者为了恶心她,专门安排的小炮灰。
跳出来干点奇葩事,演个小丑给大伙儿助助兴,也就能彻底下线了。
在她看来,后面那些于家遭难,于小炮灰的悲惨下场都完全没必要写,谁想看一个双商都不在线的炮灰的悲惨一生呢?
“可能因为你长得丑。”
于乐乐本也没打算统子能正经的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你这人身攻击可就不对了!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在到底谁才丑这个话题上争论了一夜,第二天于乐乐成功收获了一对熊猫眼。
……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于乐乐穿书进来已经过了三个多月,但是她总觉得像是过了好几年。
这两个月里王诗宜没有找她麻烦,准确的说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找她麻烦。
甚至还卖了不少的白面和木耳,小金库一度增加到了一千多块钱!
后院里的小鸡崽在她和于小小的精心喂养下,已经能下蛋了。
她从鸡窝里捡了三个鸡蛋出来,又从菜畦里摘了一个茄子和两根辣椒。
现在才八月初,农田里没什么活儿,要再过段时间,才会收花生。
要说忙的地方,那就是菜队,现在正好是各种蔬菜成熟的时候,每天都有镇上的绿皮运输车从菜队里一车一车的往外拉着新鲜蔬菜。
相比较之下,仓库那边还算清闲。
二嫂的肚子已经有五个多月,大着肚子干活仍旧是很麻利。
进了前院,傅少卿正抱着柴火从偏房里出来,偏房里的蘑菇养殖最后宣告了失败,只有那几根木棍子还在偏房的窗户底下竖着。
于乐乐把手里的东西放在锅台上,回屋里拿了洋火出来打算点火。
傅少卿一声不吭的从她手里把洋火接过来,自己进了灶房。
这俩月里,在于乐乐不要脸的攻势下,傅少卿总算是不别扭了。
当然让他改变的不是于乐乐的不要脸攻势,而是快要收网了,大姑专程来了趟村里告诉他,家里面大致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三河镇是大姑父的老家,大姑父没了以后大姑带着几个孩子搬了回来,除了已经工作的大表哥和二表哥还在上京和省里,剩下的一儿一女都在镇上的矿场工作。
这也是傅少卿会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至少离家里人近一点,有点什么情况大姑可以替他照顾思言。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巧合的事。
那天傅少卿的大姑一路打听着来到他住的房子门前时,刚好看见正在隔壁院子里晒太阳的于乐乐。
于乐乐感受到了她的视线,也看了过去。
俩人对视了好几秒,惊奇的发现,两个人认识!
第46章 不妙啊,傅少卿危险了……
傅少卿的大姑居然就是矿厂家属院的陈大娘。
先前陈大娘要给她介绍的对象,当然就是傅少卿......
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没把认识的经过说出来,但傅少卿的脑子多好,凭着大姑家里那袋市面上少见的精细白面早就想到了。
这种白面市面上本来就不多,唯一的那两家能供货的都早就被另外两个黑市给占了。
大姑当时说是有个姑娘走街串巷卖的,他还有些好奇。
至于小于同志那些白面是从哪里来的,他没有问。
但小于同志主动找他说过,是于大哥从外面带回来的。
他知道这不是真的,但小于同志说的他就无条件的相信。
于乐乐看着傅少卿忙碌的背影,收回了心思。
小小和思言一会儿下了课,就会从学堂里回来吃午饭。
六月底的时候,村里的学堂正式扩招,两家一合计就给小小和思言也报了名,都从育红班开始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