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这闺女可真是为大家伙费心了!”王大娘把肉放在桌子上,又去筐里拿出一把青菜开始摘。
活到这么大岁数,哪个没点花花肠子,一是东西确实好,准备着应该得费不少心思,说不准还要求人。
再有于乐乐要是明年真去城里了,选下一任厂长的事说不准她也说得上话。
一个个都开始夸起了这菜新鲜,那个鸡蛋个头大,就连正提着开水壶褪毛的大娘都掺了一句,“这鸡毛发亮着呢,一看喂的就好。”
好听话不要钱似的往外扔,王大娘看效果达到了,胳膊肘又撞了撞于乐乐,看着她笑了笑不再说话。
掌勺的师父是村里以前忙活红白喜事的大师傅,这几年村里这些事操办的少,他也只能靠着赚工分过活。
这回招到厂里当厨师,心里别提多感激老于家这个小闺女,要不是她,孙子的学费都不知道啥时候能凑够。
一桌子菜有鱼有肉有青菜,主食是二合面馒头和加了小米的二米饭,这种伙食平时村里人吃不到。
正主还没来,忙活着摘菜的婶子们已经馋的快要流口水。
下工前,大队长用大喇叭给了信儿,没到一会儿人就七七八八的来齐了。
林婶子和老林跟在人群里四处寻找着。
找到于乐乐后赶忙迎上去,“孩子,谢谢你。”林婶子拉着于乐乐的手,眼里含着泪说不出话。
平常不善言辞的老于憋了半天说出了一句谢。
这周围早就围满了人,也都知道于乐乐和林婶子家的过节。
和旁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这席到底是咋回事。
吃饭前大队长发表了讲话,上面人说着,下面人心不在焉的吞口水。
大队长顶着咽口水的咕噜声硬是把发言稿念完,念完后把稿子一收,“大伙吃饭吧!”
食堂里瞬间静的只剩下了吞咽声和筷子碰到碗的声音。
饭吃到一半,于乐乐拉着害羞的林文娟走到原本大队长站的位置。
第90章 出嫁
“大伙儿都静一静,明天娟子姐就出嫁了,咱们一块祝福娟子姐好不好!”
于乐乐一开口,一大半吃饭的人都停下了筷子,听完她的话后,喝彩声和恭喜声充满了整个屋子。
一些原本不知道什么事的,此时也明白了。
心里对于乐乐的评价又高了一些,甚至有个年轻的嫂子推了推坐在一边埋头吃饭的自家男人,小声说:“吃吃吃,就知道吃,还不如老于家的小闺女!”
这话激起千层浪,祝贺完俩人回到座位上,吃的差不多的开始讨论。
“你说老于家闺女是咋生的,比老爷们都大气!”
“可不是嘛,都说这个丫头不讲理又娇娇,也不是谁的破嘴净胡说八道的。”
“要是给我知道了,说啥也撕烂了那张破嘴,当时没人给这闺女相看,于婶子急的跟啥似的,我外甥,就上余镇那个,那边有人给说了这闺女呢,我给拦下来,你说这不是……哎!”
“哎妈呀,你也遇上了?我家也是,我侄儿,来咱村打老远见这闺女长得好,回去让他妈来说媒,你说我能不拦嘛,那是亲侄儿啊!结果谁成想那都是胡说八道的!”
“守着个香饽饽,被外人捡走咯。”
说这话的是张寡妇,张寡妇是最早插队来的,男人死了以后自己带着一个三岁的儿子,亲戚啥的都不在这边。
年轻的小寡妇平时被讥讽多了,可算找着了机会笑话这群老娘们。
一桌子人被她这一句噎的再也说不出话,都看着桌上的盘子又开始吃。
谁让人家以后是坐办公室的,自己是车间里面的。
把这小寡妇得罪狠了,说不准给使啥绊子,比如以前她被当面说了啥都得忍着,现在不也开始主动讽刺别人了。
这桌上安静了,别的桌可不安静。
有几个桌上全是男的,一桌子菜没吃几口,就紧着那几瓶老白干喝。
这玩意平时见不着,就是过年过节家里条件一般也见不着!
林文娟明天还得出门子,天完全黑下来前就得回屋不能再出门,于乐乐今晚要陪着她一块,和大队长招呼了一声也跟着去了林家。
林家的住的远,栅栏门里是三间小土房,院子里面放着口大石磨,灶房边上还有一口黑色的大缸。
林家有三个孩子,除了林文娟和柱子外,还有一个二儿子,早些年出去当兵还没回来。
中间的堂屋里摆着一张黑桌子和两条长凳,往里是一个条几,上面放着的是祖宗牌位和两个大海碗,碗里装着几块糖和炒熟的瓜子花生。
林文娟自己住在靠西的屋里,柱子跟老林两口子住东屋。
进了堂屋,林文娟红着的脸已经消退,说话声音也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