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112)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踢出一条腿到被子外,然后翻身抱住她,把露在外面的腿压在她腿上,一脸戏谑的表情:“你昨晚就是这样挂在我身上睡的,腿受凉了当然容易痉挛,我想为你盖好被子都被压得动不了。”

她笑个不停,“我不信我不信,我是大家闺秀,睡姿最端庄了。”

他捏捏她脸,“你现在只是一介农妇,不需要端庄。”

她确实做起一个农妇来,那些蜀锦衣裳都落在江陵没带来,几个梳妆箱子首饰箱子更是顾不上,她穿起普通的麻布衣裳,自己做了套桃木发饰,每日素面朝天。

好在她天生丽质,就算不施粉黛,皮肤也像剥了壳的鸡蛋一般光滑白嫩,眉眼灵动,别具一种洗尽铅华的出尘美感,他越看越爱。

被他直直盯着,她有些心虚:“我近来是不是太朴素了些?要不还是让管家去置办些胭脂水粉,”话还没说完他就凑上来在她脸颊上亲了一下,“不用置办了,夫人怎样都好看,不妆饰更显得灵动天然,而且……”他憋着笑看她。

她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话,缠着逼问他:“而且什么?”

他凑在她耳边:“而且这样我就不用吃下许多胭脂水粉了,可以多活几年。”

她羞得挠他痒痒,他笑着逃走。

田庄依河而建,他们经常去河里泅水,还在院子里挖了个小池塘,引了两条水道通向河,造出了一池活水。

小桥在池塘里种荷花睡莲,还做些小木船在里面漂流,这木船做成蒙冲战船的样式,周瑜看着倍感亲切,梦回赤壁大捷。两个人各认领几只船做上标记,比谁的船在荷叶梗的重重阻碍下漂的更远,输了的人得挑一本自己记得的书,默写出一千字来。

他们常常进行些小比试:通过云彩各自推断明天是什么天气,比谁在河里闭气的时间长,互相盯着对方看谁会先眨眼,对立站在相距一步的距离推手看谁先站不稳,互相讲笑话看谁会先笑,搭柴火看谁能搭的更高而不垮……赌注通通都是要默写书。

因为市面上书籍及其珍贵,一书难求,又怕暴露身份不敢去取吴郡将军府的藏书,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自力更生,靠记忆默写誊抄看过的书,自行编纂成册。

他们二人都博览群书,不出几年,《诗经》《楚辞》《论语》《庄子》《孙子兵法》这些书目就渐渐的都默出来了,还有《左传》《史记》《汉书》的一些著名篇章,蔡邕编的《琴操》……书架摆得满满当当,品类齐全,能算个书香门第了。

晚上他们点着灯读自己编出来的书,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同在寿春书库的时光,许多读过的书再一起重读一遍,又能有新的领悟。他们一起探讨诸子百家的学说,评议秦始皇的功过,感慨屈原的经历……经常一起聊到深夜,然后第二天相拥睡到自然醒。

小桥的园艺事业热火朝天,把院子打理的欣欣向荣,一年四季鲜花盛放:春有桃李绯樱,夏有荷花睡莲,秋有金桂飘香,冬有傲雪寒梅。

她每日插一瓶新鲜的花摆在周瑜的琴房中,他弹琴时看着花,心情格外舒畅。

现在周瑜没有军务缠身,也不用写奏折,心境轻松,经常兴之所至就信手弹出新旋律,要是听着觉得不错,他就会把谱子记下来,润色一番后编曲给她听。

他对谱曲很有兴趣:“帝王将相,赫赫战功,不过都是过眼云烟,只有诗词曲赋能万古流传。我小时候就崇敬伯牙、司马相如、蔡先生那样能作曲的人,可惜被军务所累,分不开身,现在总算有闲暇可以安心钻研。”

她是他最忠实的听众,她虽琴技不如他,但耳朵很灵,常给他提些建议。

周瑜觉得自己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每天美滋滋的,但他注意到小桥还是会有怏怏不乐的时候,他看出了她的心事,知道她是在牵挂孩子们。

周瑜和鲁肃又建立起了联系,鲁肃会通过几重辗转寄信过来,信中都是他和周瑜一起做情报时研究出的暗语,小桥看不明白,周瑜一一翻译出来给她听。信中说了孩子们的近况,说大桥对孩子们很好,孙权也多加照顾,还经常亲自带他们读书写字。

小桥很欣慰,但仍然有些感伤。

周瑜想:如果能再要一个孩子,也许能弥补她的遗憾。有了这个想法,他更加毫不节制地要她。

一年后,他们有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周瑜给他起名为周隐。“世人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半生,惟愿孩儿无灾无难,身体康健,别出仕,安心隐居做一个田庄之主。”

周隐健康成长着,他和小桥一样性格活泼,精力旺盛,还爱撒娇。他抱住周瑜的腿,“爹,我想像鸟一样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