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张华从内侧口袋里掏出一叠红包, 分发到每个人的手里。
宋清惊讶的望着掌心的红包, 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遣散费吧。
想到这, 宋清抿起嘴角, 心里有些紧张。
发完红包,张华师傅拍拍手, 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他身上, “我说两句。”
“过去一年辛苦大家了,希望今年继续努力, 让咱们厂里职工继续吃好喝好,再创生产辉煌。”
话音落下, 啪啪的掌声自发响起, 宋清慢一拍跟上。
“行, 干活去吧。”
宋清心里松了口气,原来是开工红包啊。
这是她第二次收红包,第一次红包是除夕夜程奶奶给她的,但那是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跟开工红包的意义不一样。
收到红包的众人一改刚才的困倦,精神奕奕的坚守在自己岗位上。
复工第二天,省城服装厂的订单下来后,厂里各部门都开始繁忙起来。
因为是第一批订单,厂里将质量把控的十分严格,程致远作为机修员,要时常巡视机器的状态。
同时,他作为销售部门的“编外人员”,经常被销售主管叫去开会,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十五过后,宋清带宋木去问学校,还是没有合适的学校。
宋木过完年就四岁了,这个年纪去上学还有些小,离得近的学校不愿意接收,这让宋清很是苦恼。
难不成真要送去郊外的小学?
宋清犹豫了许久,还是放弃了,学校太远,她不放心,便想着让宋木在家待到下半年,到那时再重新上一年级。
赵婶听说这件事后,拍着大腿说:“找我呀,我儿媳妇在旁边的小学教书,我回去给你问问。”
她把这事揽下来,还让宋清放心,说多半能成。
说实话,宋清没报什么希望,因为赵婶虽然为人热情,但是话语总是会夸张一些。
第二天,赵婶也没提这事,宋清也没问。
又过了几天,赵婶忽然跟宋清说上学的事有眉目了,让宋清这两天抓紧给宋木补点知识,说后天要入学考试。
这消息打的宋清措手不及,又抓着赵婶细细问了一通。
但赵婶对这事了解也不多,就把儿媳妇的话复述一遍。
“学校那边听说你弟弟之前上过学,就想看看他水平怎么样,不过你们家也别太紧张,平常心就好。”
“好。”听到是靠学过的内容,宋清松了口气。
她并不担心宋木这方面的水平,平时算数识字也没落下来过,不仅程奶奶会教,宋清,包括程致远闲暇的时候都会教上一点。
宋清和程致远对此是平常心,但程奶奶知道宋木要去学校考试后很是上心,考试前两天减少了串门的频率,拉着宋木猛补一通。
宋木也不抗拒,乖巧的照单全收。
两天后,宋清请了假,跟程奶奶一起带着宋清去学校考试。
来到学校后,赵婶儿媳妇在校门口等他们。
赵婶儿媳妇叫李茹,个头不高,长相秀气,对谁都笑吟吟,亲和力很强,在这所小学教语文。
她把他们带到办公室的空座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手写试卷放到宋木面前。
试卷上一半语文,一半数学,和一年级期末考试难度相同。
“老师有几道题不会,你能帮老师看看吗?”
宋木回头看看后面的程奶奶和宋清。
程奶奶摸摸他的脑袋,“试试。”宋清轻笑点头。
宋木拿起铅笔,在试卷上唰唰写下答案。
左半边的数学题他几乎不用思考,看一眼就能得出答案,右半边的看拼音写字也都能答出来。
李茹脸上的笑容随着试卷上剩余题目的减少慢慢加深。
宋木还没答完,李茹就开始跟宋清说入学的事情了。
一年级的费用是一学期3元钱,中午可以选择食堂就餐或者回家吃饭。
宋清想了想,担心宋木刚开始不适应,选择了回家吃饭。等过段时间宋木习惯了,再根据他的意愿选择在哪吃饭。
但后面她还是换了一沓饭票,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入学材料,宋清让程致远问过孩子在这上学的同事,一早就准备好了。
李茹见材料齐全,直接带着宋清去办理入学,领书本。
回来的时候,程奶奶带在宋木趴在窗户边看操场上的玩闹。跳皮筋,踩高跷,打陀螺……五花八门,宋木几乎移不开眼睛。
李茹很快就将卷子的成绩改出来了,语文数学都是满分,看着宋木满眼的喜爱:“这孩子真聪明,看来是你们教的好。”
程奶奶谦虚摆手:“还好。”
三人齐齐看向还在看操场的宋木,李茹走上去问:“这节是体育课,要不要去跟他们一起玩。”
宋木看向姐姐,宋清表情柔和,“你自己做决定。”
宋木犹豫半天,终于做出决定,他抬头勾住李茹上衣的一角,“我想去操场上看看。”
他刚到操场上,就被其他孩子拉入游戏阵营。
看着混在一堆萝卜头里开心玩耍的宋木,宋清露出舒心的笑。
体育课很快就结束了,下一节是李茹的语文课。
她跟宋清说:“我看他适应的挺好的,要不然你们待会回去,让他再上一节课,中午就在学校食堂吃饭。”
说完她把手放到宋木面前,问:“让奶奶和姐姐回去休息,你跟老师去教室认识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宋木似懂非懂,“是不是放学才能看见奶奶和姐姐?”
宋清弯腰,把书放到他手上:“对,你放学我就来接你,就像之前一样。”
宋木点头,牵住李茹的手跟她去到教室,在数道注视下讲台上做了个简单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宋木。”
……
宋清将程奶奶送回家后就去上班了,正好赶着午饭前的预备工作,赵婶立马放下手里的活来问她:
“小宋,怎么样啊?”
宋清难掩笑意,朝她点点头,“谢谢赵婶,很顺利。”说完看了眼四周,见没人注意他们这边,从兜里拿出一张收音机商品票送到赵婶口袋里。
这是她早就想好的,也跟程致远商量过。
人家为宋木上学的事上了心,虽然明面上看只是一句话的事,但私底下肯定也废了功夫。
听说赵婶儿子结婚时,想要一台收音机,但是没有商品票只能作罢。
这张收音机票虽然珍贵,但对宋清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被闲置不知道何时才会使用的东西,对赵婶一家却是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东西。
宋清愿意用这东西去回报赵婶的善意。
赵婶开始没注意,想着或是粮票布票类的东西,待闲下来一瞧,才发现是一张收音机票。
打完饭,趁宋清吃饭的时候,赵婶把收音机票塞还给她,“不行,这东西重要,婶子不能收。”
宋清不急不缓的咽下嘴里的饭菜,把东西推回去:“赵婶,在东西在我们眼里不如我弟弟能够上学重要,收下吧,这是我们家的心意,说不定以后还要麻烦您呢。”
赵婶推脱不掉就收下了,她拍着胸脯说:“行,以后有事就来找赵婶。”
下午四点,宋清去接宋木放学,同行的还有程致远。
程致远刚检修完机器,藏蓝色外套上沾了些点状的黑色机油,再加上杂乱的头发,看着有些灰头土脸,见宋清总看他,干脆在经过门卫室时,到旁边的水管边上洗了个脸。
他头发被水打湿也不在意,直起身子甩了甩脑袋,再伸手随意一抓,露出光洁的额头,走到自行车旁一摆手,宋清立马移坐到后座,“走吧。”
到了学校,程致远借着身高的优势率先看到宋木。
宋木一边张望,一边跟刚认识的朋友说话,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立马举起手开心的喊道:“哥哥。”
宋木带着朋友跑近时才发现站在旁边的宋清,松开朋友的手高兴的扑进她怀里,“姐姐。”在她耳边叽叽喳喳的说着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另外两个小朋友则盯着程致远看,还捂着嘴巴小声说道:“他好高。”
“我以后要是也能长这么高就好了。”
程致远一米八出头,在两个孩子眼里像巨人一样,他从兜里摸了几颗糖出来,蹲下身放到他们手心,“一定能长得比我还要高。”
看宋木喋喋不休,宋清及时打断他,“要不要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