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爹的心尖宠[年代](308)

作者:寡人的包子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行人避开了祭祀的环节,待他们上山时,一大半的坟包都被推平下挖了,露出其中被腐蚀虫蛀,几乎与泥土混为一体的棺材。

盖棺时,棺盖的四角被四根长寿钉钉死,经过岁月的侵蚀打磨,铁制的寿钉早已生锈,轻轻用撬棍一勾,便能将棺盖打开。

近几十年下葬的新坟,尸首都是经过火葬场火化后入土的。

高档焚化炉焚化后,留有完整的骨架;经普通炉子火化时,留下的多是不完整的骨头块与碎片,下葬时,放置于棺材中时,难以拼接成完整的人形。

若炉工技术精湛,能够精确地把握住火候的话,即使用普通焚化炉,多花费点功夫,也能留下完整的骨架。

于是尸体运去殡仪馆火化时,有条件的人家,多是会选择好的焚化炉,年龄大的炉工,并塞之红包;其中也不乏跟被焚化的人家有过节的炉工,故意将焚化炉的温度调高,将尸骨烧成稀碎的块状……

但再高档的焚化炉,技术再精湛的炉工,烧出来的尸骨都不如岁月自然腐坏的来得完整。

没有了软组织的连接,棺材中剩余的散骨跟医学院教学用的骨架模型一样完整,骨头摆着的形状跟下葬时一样安详。

美中不足的是,下葬时穿的寿衣风化破碎,粘在了骨架与棺椁中,需用小刀小心切割开,再将一块块骨头按特定顺序捡进骨灰盒中,随后将寿衣与棺椁一起,当场烧毁。

捡骨师按照人站立时,由下往上的顺序,将泥土色的骨头挨个捡进大型骨灰盒中。

孝子贤孙们则撑着一把黑伞,从破土露出遗骸,到尸骨殓进骨灰盒,全程替“先祖”们挡住阳气。

真正有孝心的,亦或是怕心不诚引起先祖责怪的人,会在捡骨师的指导下,主动下场捡骨,端的是一颗赤诚孝顺的心。

捡骨开始前与结束后,孝子贤孙们还会在坟墓前各插三炷香予以告知。

身为外人,权会儒一行十几人,远远地避开了开棺与捡骨的过程,走在崎岖难行的山间路上视察工作,偶尔发号两句施令。

碰上情绪激动的子孙们,与工作人员产生矛盾冲突时,及时上前了解情况,并予以调解。

宝珠走累了,坐在一处被砍伐的木墩子处,捧着一块热乎的梅花煎包吃。

“我自己做的,宝珠,你尝尝是不是你梅花镇的口味。”

梅花煎包的做法,是下乡时林小芹在玉河村学来的。

时隔十几年,林小芹对宝珠记忆尤深之处,是她的贪嘴。

乡亲们都在场,两人算是对立方,她不好表现得与宝珠过于亲近,于是偷偷跑回家拿了这块饼,暗中塞给了宝珠。

宝珠撕了三分之一给恩恩,煎包外被撕下的小块报纸隔着,溢在报纸上的油腻洇出了晶莹油亮感,但不至于弄脏了双手。

恩恩挨着宝珠坐着,啃得满嘴流油。

两人吃东西看热闹两不误,坐的这个位置,正好能看见左前方正在迁坟的豪华大坟墓。

这是一座合葬墓,跟高家的太爷爷和太奶奶一样。

坟墓占地百来平,最初由青石板盖成,后来经由子孙添补上水泥加以稳固,墓碑采用顶级花岗岩,上下五千年,寓意着“祥瑞”的黄龙浮雕,自然也有。

墓穴两旁种着两颗百年柏树,树冠浓密的耷拉下来,双双垂到了墓碑上,树干都因此折弯了十五度。

因忌讳修剪,百年来,村民们只每年清明扫墓时,折上两枝插在自家门扉处,以辟邪降福。

墓主人被埋得很深,普通人家,埋葬时挖到一米五的深度即止。

但工作人员破开青石板后,一直挖到了快三米,也没见到棺木的踪影。

这是白羊村的祖墓,据族谱记载,白羊村为贞观时期的中书令告老还乡后,家族血脉与家眷奴仆繁衍发展来的。

因此,每年清明,此墓穴最为热闹,全村人都会祭扫一遍,算是全村庄的祖先。

见这边难住了,附近的孝子贤孙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拿上锄头铲子一同帮忙。

众人齐心,不出片刻,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锄到棺材板的人喊道:“挖到了挖到了!”

周围人立刻来了劲,顺着这个深度,很快将洞给扩大开来。

棺钉的材质选用的是上等的铁,距今一千多年了,铁钉还未生锈腐化。

不过最大的一种可能是,这是数百年前某个小官的墓穴,所谓族谱,追溯到的源头,怕是哪个后辈,想要给祖宗脸上贴金,因此杜撰出的。

众人费了好一番劲,才将厚重的檀香木棺材板给撬开。

母女俩如出一辙地将脑袋往前抻,想要越过数十个人的身影,看清棺木中的情况。

上一篇:梦春下一篇:送我一阵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