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她哪来如此多的门路,各行各业都有她认识的人。
当媒婆的哪个不是人精?
见郑玉兰夫妻俩真不再搭理她了,张媒婆这才装出一副恍然的模样。
“嗨,前些日子介绍的那五个小伙,都是不错的孩子。有一点小缺陷的,不打紧啊!男人重要的是事业,能赚钱的才是好男人不是?”
“粮站的检测员,电影放映员那几个,可都是吃国家饭的啊!都是铁打的饭碗,稳当!”
“就是可惜了,当播音员的那个,小伙子没啥缺点,长得又一表人才的,据说,公司的老板很中意他,觉得他年轻有为,明年要提拔他当副站长呢!”
相亲结束后,因为西装男挺满意宝珠的缘故,张媒婆为了尽快凑对,赚点谢媒礼,没少往郑玉兰家中跑,她对西装男大吹大擂,但是无一不被郑玉兰拦回去了。
夫妻俩大跌眼镜,没成想,闹得嘴最不愉快的西装男一家,现如今还不死心,据说前两天还来找过张媒婆,请求她多说两句好话。
也不知该说他们家恬不知耻,还是勇往直前。
张媒婆是常平县著名的媒婆,虽然说话夸张了点,但手上资源最多,家中三个闺女以后都要拜托她,因此郑玉兰不好和她撕破脸。
郑玉兰:“快过年了,读书的孩子们都要回来了,家里这段时间会很忙,相亲这事等年后再说吧。”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我手上还藏着好几个不错的小伙,被人挑走的话就可惜了。”张媒婆阴阳怪气地说着,正好招娣抱着一盆青菜经过,她随意地瞥了一眼,说道,“这也是你家闺女吧?要有意向的话,改日我也给介绍几个。”
闻言,招娣眼睛亮了亮,放下了盆,乖巧又含蓄地说道:“我叫招娣。”
她是家中最不受重视的一个,虽然她比宝珠小三岁,远没到相亲的年纪,但是宝珠十六岁的时候,家里就在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
这段时间爹娘全围着这事在转,完全忘记了招娣的存在,招娣是真怕和过往的十五年一起,被忽略遗忘了,等到爹娘想起的时候,好男人真的要被挑光了!
张媒婆冷笑一声,总算在这里找回了场子:“不过吧,长得比较一般,又没读书了,好人家估摸着是不愿意要的。”
招娣:“……”
被当了出气包的招娣脸色惨白,她似乎没料到,一个陌生人会对自己抱有有这么大的恶意。
“自己长得丑对别人要求还挺高。”
宝珠替她呛了回去,拉着招娣就上楼去了。
张媒婆气得表情崩裂,但又指着这桩婚事赚钱。
宝珠家虽然还欠外界点钱,但拥有轧钢厂的股份,以后定然能存下不少钱,家境算是不错的,况且宝珠长相万里挑一,张媒婆给她介绍的都是家境富裕的人家,亦或是家境不那么好,但是事成之后,愿意给高价谢媒礼的人,再不济也是年少有为的人,于是她只是气得牙根痒。
夫妻俩觉得很是解气,敷衍地说了句“孩子淘气”,就将张媒婆送走了。
宝珠埋怨道:“她就是吃瘪了故意找茬呢,你做你的饭,应声干嘛?”
“我知道错了。”招娣低垂下了头。
宝珠莫名其妙地看着她,不知她在道哪门子的歉,但见三妹一副天塌了的模样,也不知再说些什么好,只能一股脑地开始骂张媒婆。
经由这事,过年前,张媒婆都不再登门了。
自打上了大学,小丽就鲜少回家了。以前在隔壁鹏华高中上学的时候,每逢节假日她还会回去。
水生不在福安市了,宝珠不愿意再去伤心地,加之给两个儿子送粮食的活,一直是郑玉兰自己在干,每逢此时,她都会顺便到儿子们的宿舍,给他们洗衣拖地等,多送一个也是送,加之好几个月没见到小丽,郑玉兰也有点想她了,于是在这期间,都是郑玉兰亲自给小丽送粮食。
小杰和小阳成绩好,本也可以被破格录取去福安中学与高中读书,但路途遥远,郑玉兰并不放心儿子们离自己太远,常平中学与一中虽不比市里的好,但好在两个孩子聪明,成绩也能名列前茅。
两人都跳了级,如今一个上高中,一个初中。
县里离家近,于是不仅是送粮食的时候,每隔几个星期,但凡郑玉兰有空,她都会提点东西去看望孩子们,舍友们沾光吃了不少好东西,因此都格外欢迎她来。
小杰乐在其中,小阳比较独立,就有些不愿意了。
一直到了寒假,小丽才归了家。
大学比高中初中早放假,小杰和小阳都还在学校,因此小丽刚回家,餐桌上就摆满了大鱼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