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还是头一回住别人家。
孩子嘛, 刚开始只顾着玩, 没想那么多, 等到天黑了,该睡觉了,肯定该想爹娘了。
所以跑回来了。
程立阳,“你别下去了, 我去给他开门。”
程立阳下床穿上鞋子,就要去给东东开门。
丁苗赶紧拉住他,“穿衣服。”
刚才俩人要亲热, 程立阳把衣服都脱了, 听到敲门声, 急着去开门, 衣服都忘穿了。
程立阳赶紧把衣服套上,然后出去了。
丁苗也穿上衣服, 然后扒着窗户往外看。
院子里没有灯,但今天晚上有月亮,月亮不是很亮,但模模糊糊的能看清人。
不是东东, 是隔壁那个冯老太。
丁苗就有点奇怪, 大晚上的, 她敲门干啥?总不会说他们家又吵的她睡不着觉了吧?
那不可能, 今天晚上就她和程立阳在家。
要是东东也在家, 可能会跑几下或是跳几下, 可她和程立阳, 都是安安静静的,洗好后就立马上床睡觉了。
难道是她突然身子不舒服了,敲门叫她看病?
想到这个可能,丁苗也赶紧下去了,穿上鞋出去。
冯老太正跟程立阳说话。
准确点说是指责,“白天你们闹腾,我也就不说啥了,你们搬家嘛,那我理解,可这大晚上的,你们还闹腾,你们还让不让人睡了?”
程立阳皱眉道,“晚上我们家没人闹腾。”
从杨秀清家回来,他跟丁苗就洗漱了一下,然后就上床睡觉了。
哪来的闹腾?
总不会是他跟丁苗亲热的时候发出声音,被她给听到了。
他俩的声音有那么大?
而且这屋的隔音也没那么差吧。
冯老太,“我又不是耳聋,你们家那么大动静,咋会听不到,咱这家属院不比乡下,每家每户都挨的近,你们在自己家做啥我管不着,但有一点,别吵着别人了,这儿左邻右舍好几个老人,年轻人总该懂得尊老爱幼。”
丁苗过去,“ 我们没闹腾,可能是你耳朵有毛病了,明儿个你去医院看看吧。”
丁苗这么说,不是嘲讽冯老太,她是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认真给冯老太建议。
白天冯老太说程胜利开拖拉机声音吵,可以理解,拖拉机的声音确实大。
可今儿个晚上,他们家里安安静静的,冯老太还说闹腾,那肯定是她的耳朵出了问题。
可能是耳鸣,也可能是耳道里有炎症……
总之肯定是不正常,所以才建议她去看医生。
老太太的耳朵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造成耳聋。
丁苗纯粹是站在医生的角度,结果一下子把冯老太惹火了,“明明是你们吵,不承认,还说我有病,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明儿个我就去找杨院长反映,问问他现在医院都是招的啥人。”
冯老太气哼哼的走了,然后呯的一声把自己家院门关上了。
声音那么大,也不觉得吵的脑仁疼了。
丁苗才知道杨秀清为啥ꀭꌗꁅ说这老太性子古怪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古怪。
被冯老太这么一搅和,两人也没兴致做那事了,程立阳拍了拍她,“睡吧。”
冯老太说要跟杨院长告状嘛,第二天丁苗就等着杨院长找她,结果等了一天,杨院长也没找她。
也不知道是冯老太没去找杨院长告状,还是去找了,但杨院长把她安抚住了。
冯老太倒也没再说什么。
她成天闭门不出户,丁苗也很少见到她。
按规矩,搬新家要暖锅的。
因为丁苗和程立阳都上班,一直也没时间,一直等到下个星期天,才有了空。
都提前跟他们说了,只要有空的都会来。
大约会来十几个人。
杨秀清跟朝朝奶一早就过来帮忙。
怕丁苗他们家桌椅板凳还有锅碗瓢盆不够用,把自己家的也都搬过来了。
今天来的人多,还有好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吵吵闹闹的。
赵莲英从家里带了些瓜果过来,对丁苗说,“这些瓜果你给左邻右舍送点过去,你们刚搬过来,人生地不熟的,跟邻居打好关系,以后有啥事了,人家也能搭搭手帮忙。”
丁苗住的这一排,一共只有三户人家。
杨秀清家住最里面,过来就是丁苗他们,再往东是冯老太,冯老太东边是一条小路。
丁苗搬过来的时候,杨秀清虽然没送啥东西,可一直忙前忙后。
今儿个更是一家子都过来帮着张罗。
至于冯老太,还是刚搬过来见了两次面,后来再也没见过面。
主要是她家院门一直都是关着,都不知道她在不在家。
丁苗便跟赵莲英说了,赵莲英没跟冯老太打过交道,丁苗也没跟她说过冯老太的事儿,所以赵莲英一听冯老太家只有她一个老太太在家,还挺同情的,拿了几个瓜果就要去给冯老太送,“人上了年纪啊,都想要家里热热闹闹的,她家就她一个孤寡老人,家里肯定是冷冷清清的,咱们这边又是笑又是闹的,她心里该多难受,我去跟她说说话,她要愿意来,就叫她一块儿过来,多双筷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