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长虽然为人圆滑,不过在学术方面是不会开玩笑的,他也是出于对杨院长的信任,才让丁苗来参加研讨会。
他原以为丁苗是个隐藏于民间的名医,一把年纪才被杨院长发掘出来,哪里会想到丁苗会是个这么年轻的小姑娘。
还打扮的花枝招展,跟其他来与会人员一比,显得是格格不入。
别说是领导了,就是他现在也对杨院长的人品产生了怀疑,心想难道杨院长也为五斗米折腰了?
想着今天散了会,给杨院长打个电话,问问杨院长,丁苗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研讨的主题是关于针炙的。
来参加研讨会的有好几个都是针炙方面的专家,对针炙造诣很深,李秋田就是其中一个,这算是他的强项,所以今天他发言格外活跃,侃侃而谈,讲了许多针法,其中就谈到了早就失传的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相传是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当然,我认为这是不可信的,世上本就没鬼神,哪来除妖邪一说,我个人认为,鬼门十三针跟祝由术一样,都是医术中的糟粕,所以我们做医生的,对古籍中的医术要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的发言获得了一阵掌声,看来跟他持相同观点的医生还不少。
李秋田又补了一句,“幸好是已经失传了,不然好好的医术,就要发展成邪术了,医生成了袪邪捉鬼的巫医,成何体统。”
会场里一片笑声。
丁苗皱眉道,“十三针不是糟粕,他只是稍微复杂一点的针法,专治癫狂症,而且也没有失传。”
癫狂症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病症,都是典型的疑难杂症。
对丁苗来说,鬼门十三针确实就是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针法。
祝由术也一样,属于精神治疗,跟现代的心理治疗是一个道理。
用的好,都可以治病救人,怎么能说是封建糟粕。
李秋田本来就看不上丁苗,这会儿见丁苗竟然反驳他,冷哼一声,问丁苗,“听丁医生话里的意思,你会施鬼门十三针?”
丁苗就回了个“嗯”字。
李秋田总是斜眼看她,丁苗就不愿意跟他多说话,所以就回了一个字,但在李秋田看来,丁苗就是傲慢无力,不尊重前辈。
李秋田,“丁医生是不是觉得今天没有现成的病例让你施针,所以才信口开河吧。”
鬼门十三针只存在于一些古代医学典籍,现实中早就失传,李秋田才不会相信丁苗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会这种针法。
觉得丁苗就是仗着有后台,胡说八道。
不与人论高低,这是她刚跟沐清师父学医的时候,沐清师父教导她的。
可李秋田老是阴阳怪气的说她,丁苗也是有脾气的,就很不高兴的对李秋田说,“那你倒是找一个病例过来,我现场施针,要是治不了,我立马退出研讨会。”
她这话说的可是太大了,连李局长都听不下去了,怕李秋田真找个病例过来,丁苗下不来台,就对大家说,“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研讨会就是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但我们还是以讨论为
主……”
李秋田的倔劲儿也上来了,打断了他,“李局长,丁医生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不让她施针,也说不过去,再说丁医生把鬼门十三针说的神乎其神的,我们也想见识见识,同志们,你们说是吧。”
竟然应和声一片。
李秋田旁边一个医生站起来说,“我是省第九医院的,正好我们医院刚收治了一个病人,不如就把人带过来,让丁医生现场施针。”
省第九医院是精神病院,收治的都是精神病人。
精神病是ꀭꌗꁅ最典型的疑难杂症,基本都治不好,只能靠吃药控制。
这是成心想看丁苗笑话。
李局长还想把研讨会拉回主题,可会场里全是附和李秋田的,李局长也没了辙,毕竟这次研讨会,议程中有医学实践这一项。
李局长跟与会领导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丁苗口出狂言,李局长心里也是气恼的,想着给小姑娘个教训也好,省得年纪轻轻,仗着有后台就不知天高地厚。
就派人去第九医院。
会场里一片议论声,研讨会也进行不下去了,李局长干脆也不管了,让医生们组队讨论,研讨研讨,讨论也是其中一项嘛。
讨论的主要对象就是丁苗,几乎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
有一个女医生,有点不忍心,把丁苗拉到一边,对她说,“一会儿你找个借口离会吧。”
丁苗奇怪道,“病人还没来,干啥要离会?”
女医生,“……”
女医生登时就觉得丁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气得不管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