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哥他们都好长时间没见她了,都想趁着她回来跟她说说话。
丁一仓比丁苗大17岁,丁苗小的时候,丁勇成和赵莲英忙,是丁一仓把丁苗带大的。
丁苗小的时候,还手把手的教丁苗认字,写字。
对丁苗来说,丁一仓亦兄亦父,她也最敬重这个大哥。
丁苗喊了声“大哥”,丁一仓习惯地摸了摸她的头,对赵莲英说,“又长高了。”
丁苗噗嗤一声笑了,“大哥我都二十四了。”
赵莲英,“二十四也能窜。”
东东在旁边跟几个表哥表姐玩,因为昨天晚上他刚点了个窜天猴嘛,就顺嘴接了一句,“窜天猴。”
一屋子的人都笑,赵莲英,“你娘是大窜天猴,你是小窜天猴。”
丁勇成几个拉着程立阳问凉茶厂的事,丁大嫂她们几个坐另一间屋里拉家常。
正说着,听到外面有人喊,“莲英。”
赵莲英站起来,掀开棉帘子一看,是住在村东头的丁胜梁媳妇,按辈分,赵莲英该喊她一声三婶子。
赵莲英,“你咋来了,屋子里有火盆,快进屋暖和暖和。”
丁胜梁媳妇摆了摆手,“我先在外头跟你说两句。”
赵莲英,“那去厨房说吧,厨房还暖和点。”
丁胜梁媳妇跟着赵莲英去了厨房,赵莲英给她搬了个小板凳。
“我不坐了,就站着两句,是这样,我家红桃不是今天回来了吗,她那个三小子也跟着一块儿来了,我想叫苗苗给三小子看看,我知道今天不是时候,可一会儿他们一家就走了,好不容易碰到苗苗。”
丁胜梁有个闺女叫丁ꀭꌗꁅ红桃,嫁到了红星公社,红星公社就在吕平县边上。
丁红桃有仨儿子,最小的儿子叫张镇海,今年17岁。
这孩子有个毛病,记性特别差,头一天发生的事,第二天他就忘个干干净净。
这两年记性变得更差,刚吃过饭,碗一丢,再问他吃的是啥饭,他就记不起来了。
丁胜梁媳妇叫丁红桃带张镇海去医院看看,丁红桃却说啥都不愿意去,说张镇海没病。
记性差咋能叫病。
主要也是张镇海到了说亲的年龄,丁红桃怕传出去影响给张镇海说亲。
今天丁红桃回娘家,把张镇海也带过来了,丁胜梁媳妇想着丁苗今天也应该回娘家,趁着这个机会,叫丁苗给张镇海看看。
丁红桃还不乐意,“镇海没病,你非要说他有病,再说丁苗才学几天啊,她能看出个啥?”
丁胜梁媳妇,“人丁苗要看的不好,医院院长能把她请过去当医生?你是不知道,前不久医院一个小伙子,从屋顶上摔下来了,都死透透的了,最后又叫丁苗给扎活了。”
丁红桃还是不信,后来被丁胜梁媳妇说的烦了,才说,“那你把她叫过来吧。”
丁胜梁媳妇不乐意道,“你请人家给镇海看病,还叫人家过来,你别不情愿,大过年的,人家愿不愿意给镇海看还两说呢。”
丁红桃,“行行行,你先去问问,她要愿意看,一会儿再带镇海过去。”
丁胜梁媳妇这才过来了。
赵莲英心里老大不乐意,谁愿意自家闺女大过年的还给人看病啊。
丁胜梁媳妇哀求道,“红桃倔,我早就叫她带着镇海去医院找丁苗,她不去,说镇海没病,要不是看在镇海喊我一声姥姥,我也不想管她了。”
丁胜梁媳妇求的诚恳,赵莲英也硬不下心真拒绝,叹了口气,“我去问问苗苗。”
赵莲英去跟丁苗说了。
张镇海的情况,她以前也听丁胜梁媳妇提过几句,也一并给丁苗说了,“你愿意看就叫她把镇海带过来,不愿意就叫她回去,回头叫她带着镇海去公社医院找你。”
丁苗,“叫她把人带过来吧。”
赵莲英出去跟丁胜梁媳妇说了,丁胜梁媳妇千恩万谢的走了,不大功夫,她跟丁红桃就把张镇海带过来了。
进门的时候丁红桃还跟赵莲英抱怨,“镇海没病,我娘非要说他有病,你说哪有这样当姥姥的,非说外甥有病。”
丁胜梁媳妇,“有没有病你说了不算,得医生说了算,先叫苗苗看看再说。”
张镇海不象丁桃花说话那么咄咄逼人,是个腼腆的小伙子。
他小的时候丁苗见过他,不过好长时间不见了,再加上小孩子变化大,丁苗都有点认不出来他了。
丁苗对他说,“你把手伸过来,我先给你号个脉。”
张镇海把手伸了过去,丁苗给他号脉,丁红桃在旁边看着还撇嘴,显然她还是不相信丁苗的医术。
丁苗给张镇海号了脉,问张镇海,“除了记性差,是不是还经常头晕耳鸣,不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