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男人又抱着孩子回来了,对丁苗说,“丁大夫,刚你家来了俩公安,你赶紧回去看看吧。”
程立阳在外面结交的人多,公安也不少,丁苗以为是他朋友来了,对韩京生说了一声便回去了。
她家门口围了好些人,还停着辆绿吉普,应该就是那俩公安开过来了。
看见她回来了,凤嫂子拉住她,担心地问她“你家出啥事了?”
丁苗,“应该是立阳的朋友,来找立阳的。”
凤嫂子,“不是找立阳,是来找你,还是我给带的路。”
丁苗觉得奇怪,公安局她就认识顾海洋,别的都不认识,会是谁来找她?
程立阳跟俩公安面对面坐着,程立阳脸色不大好看,见丁苗回来了,站起来站到了丁苗身边。
程立阳的动作有点奇怪,象是要护着她,丁苗安抚地拍了拍他,问俩公安,“你们找我?”
俩公安站起来,“你是丁苗?”
“我是,找我啥事?”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一个稍高点的公安打开随身带的提包, 从里面拿出介绍信给丁苗看,“我们是县公安局的,前天局里接到一封举报信, 举报你在凉茶里添加烟壳子, 我们是过来调查情况的。”
事情是这样的。
前天县公安局收到一封信, 内容是举报清水大队赤脚医生丁苗,煮烟壳子水给社员喝,给自己博好名声,还上了县日报, 作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典型加以报道。
烟壳子可是毒,加到水里给人喝,那是犯法。
局里对这封举报信很重视, 立刻派人去县日报社调查。
果然象举报信中说的那样, 那个叫丁苗的赤脚医生, 因为煮凉茶上了报纸, 因为上头正大力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所以上头对这篇报道评价很高, 可能省日报还会转载。
派去调查的公安还见了采访丁苗的记者齐雪梅。
齐雪梅听到有人举报丁苗往凉茶里加烟壳子,一下怒了,“举报的人是胡说八道,安的什么心, 丁苗配药材的时候, 我就在旁边, 她还跟我讲用的都是啥药材, 每样药材都有啥功效。”
说到这儿, 齐雪梅想起一件事, “她配药材的时候, 我还拍了张照片,用的都是啥药材照片都拍到了,你们不信的话,拿照片去叫人辨认一下有没有烟壳子。”
照片洗出来后,就在齐雪梅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她把照片拿给公安。
公安对中草药是外行,就拿着她这张照片去找老中医辨认,找了3个老中医,都说没有烟壳子,“照片拍到的这些,是肯定没有烟壳子的,都是些常见的药材。”
不过保险起见,县公安局还是派了两个人来清水大队做调查。
程立阳,“是谁举报的?”
高个子公安,“对不起同志,我们有规定,不能泄露举报人信息。”
其实这是封匿名举报,信封上只有收信人地址,没有寄信人地址,举报信上的落款是:一个出离愤怒的正义人士。
程立阳,“那乱举报诬陷人你们就可以不管?”
程立阳看着很平静,不过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是发怒的前兆,越平静,怒火越盛。
矮个子公安,“同志你先别急,我们并没有对这件事定性,这次过来也是了解下情况,”
“我没在凉茶里添烟壳子,凉茶配料我师父知道,大队长也知道,你可以去问问他们,而且药材我都是在公社药材收购站买的,你们也可以去调查下我有没有买烟壳子。”
“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做的凉茶里面都添加了什么药材?”
丁苗把配料表给两人拿了过来,两人扫了一眼,跟3个老中医说的一样,都是常见的中药材。
这足以证明丁苗煮的凉茶里没有添加烟壳子,写举报信的人是诬陷。
不过他们还要去找韩京生和清水大队的大队长了解下情况,然后还要再去趟药材收购站。
往社员喝的凉茶里添加烟壳子不是小事,往小了说是为搏个好名声以身试法,往大了说这是□□投毒行为,他们必须调查清楚。
矮个子公安把调查情况都记录了下来,让丁苗按了手印。
高个子公安,“同志,我们会向领导汇报这次的调查情况,随后会有一个书面回复。”
想了想,又问丁苗,“同志,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得罪人?”
丁苗摇了摇头,“我想不起来得罪过谁。”
公安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串号码,递给丁苗,“这是县公安局的电话,你要是想起得罪过谁,或是跟谁不对付,给我们打个电话。”
举报信上又没写寄信人地址,想要找到这个人不亚于大海捞针,只能从丁苗这里入手,看她能不能想起点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