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气氛沉静静的,绿杯这会儿大概起来了,但是灶火要生上一会儿才能做饭,时辰有些尴尬,妙玉忍不住张口问:“你……饿么,这会没现成吃的,我让绿杯上早市买点儿?”
默然了片刻,只听胤祥低低问道:“妙玉,你会做面吗?”
“你想吃面?”妙玉站起身,有些无措地搓了搓手,“厨房里没有现成的面条,要现擀,还要去买些肉菜做臊子,早饭怕是来不及了……”
“晚上也行,”胤祥忽然笑了,“今日是我生辰,我想吃一碗长寿面。”
“好说好说。”妙玉松了口气,笑着应了。
消失了大半天,等到了晚上,她果然变戏法似的,端出一碗长寿面来,
皇子生辰,宫中却并没有送来赏赐,内务府给小厨房里分的面粉不少,鸡蛋却有定数。按照宗人府的规矩,胤祥、妙玉每人每日只得一枚,而燕小进和绿杯这样的下人,每两日才能吃上一枚。
胤祥从床上支起身来,抓着筷子欣赏那碗妙玉亲手做的长寿面。面条煮得很柔韧,汤色晶莹纯澈,带一点微微的酱色,从前在端本宫,最差的长寿面也是鸡汤做的打底,而这里鸡汤不易得,妙玉只好弄了点酱油、撒了把葱花提鲜,面上还卧了一只圆润的荷包蛋,颤巍巍的,很是可爱。
胤祥心头涌过一阵暖意,御厨们精于烹饪调味,面汤总是那么鲜美,蛋也煎得恰到好处,可每一年的长寿面都是一模一样的完美,送到他面前时,总是盛在精致的银盏里,因为送膳路漫长,反而变得温凉软烂,叫他分不清是哪一年哪一岁的记忆和味道。
而这一岁的记忆,也会因为这碗与众不同的面条而变得特殊起来。
妙玉用期待的眼神望过来,他笑了笑,先尝了口汤,滚烫入喉,是很咸香鲜美的滋味,再吃一口面,弹牙爽口,咬一口荷包蛋,蛋白边焦脆,蛋黄仍是微微稀薄流动的,刚出锅的食物特有的焦香锅气和细腻浓稠的口感搅合在一起,除了在围场猎鹿时吃到的现烤野味,他几乎从未品尝过如此复杂又纯粹的滋味。
他太饿了,即使想停下来称赞一番,依然忍不住狼吞虎咽地将碗中面条吃尽,吃到最后时,突然愣住了,放下筷子看向妙玉。
“怎么了?”妙玉睁圆了眼,“不好吃吗?”
胤祥摇了摇头,指着碗底,原来还有一只同样圆润的荷包蛋,颤巍巍地卧在碗底。
宗人府定的份额他是知道的,但他碗里怎么会有两个鸡蛋?一定是妙玉念在他生日的份上,将自己的份例省下来,偷偷藏进碗里。
胤祥忍不住心绪震荡,盯着眼前那白玉一样的鸡蛋,竟是比得了金银财宝还要感动。
自从额涅去后,这么多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他像妙玉这般好。
“面很好吃,”他瞪着眼,企图把眼泪往回忍,“但是怎么还有一个蛋.….…妙玉,我不想吃了,你吃吧。”
妙玉费解地看着他,心里怪委屈的,“我辛辛苦苦兑水揉面擀面条煎鸡蛋,你怎么好好的就不想吃了?"
胤祥支吾了片刻,转脸看过去,她的眼眸亮晶晶的,嘴唇微微撅起,是一种又可怜又可爱的神气,大概是心里委屈极了,连爷的尊称也忘记用,这是头一回听她用“你”来唤他,胤祥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我怕吃了你份上的鸡蛋,”笑归笑,还是怕她误解了他的好意,将手中的碗往她手里一塞,“把蛋吃了吧,还有啊,往后别叫我十三爷了,燕小进才这么叫呢,显得我把你当下人似的。”
原来是心疼她啊,妙玉明白了,就是这人口嫌体正直,明明心疼她,又表达不好,她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大概是缺少完整的父爱母爱,这些皇子们在对待感情这件事上都扭曲得很。
“说来也巧,前几日我在胡同口发现了一只散养的母鸡,也不知是谁家的走地鸡,很好的品种,炖汤一定好喝,”妙玉砸了咂嘴,“今儿恰好发现它下了两颗鸡蛋,于是我偷偷把这蛋拿了回 来……"
“这蛋是偷来的?”胤祥不可置信地张大了嘴。
“十三爷.……你可就小看我了,”妙玉颇神气地笑了笑,“我拿自己私房钱换的,那可是荣国府送给我的翡翠簪子呢,只可惜,已经被我留在那鸡窝里了…”
胤祥有点心痛,“妙玉啊,那翡翠簪子……百只鸡都换得,你竟然就买了两颗鸡蛋……”
妙玉毫不客气地将面碗塞回胤祥手中,“可我就那几样好东西,剩下的.…无论如何也换不得了。”她叹了口气,在胤祥床边坐下,幽幽道,“从宫里出来的时候,我身上的一切都因为我是十三福晋才获得的,只有这一样,是我自己凭本事换来的,因为想着给你一个生辰礼物,如此方算有心意,你却这么糟蹋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