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獍徒(3)

作者:清金钩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萧寻章...好像是当朝摄政王的名字。屋外寒风砭人肌骨,谢怀御头脑清醒了些。

引路的女使听见脚步声停了,欲转过身来问询。谢怀御跟了上去,说:“无事,继续走。”

原来摄政王从前的封号是“楚”,他想,看起来好年轻,是了,在江南时听说摄政王方及弱冠,只比自己大六岁。

书房中萧寻章摊开折子的姿势未变,笔却搁下了。他回忆着谢怀御所着月白云锦短袄,上缀散点暗纹,神色晦暗不明。

谢怀御进了收拾好的西厢房,看到先前提及的桂花甜酒酿已摆在八仙桌上了。女使向他解释道,因不知他的偏好,所以买了一温一凉两碗。

“有心了。”谢怀御说。见女使仍侍立在侧,他思索了一下,醒悟过来,说:“我在江南时就不爱有人时时盯着......”

女使恍然:“小主子跟王爷真是一个脾性,那碧桃就告退了,若是有事您就唤我。”说完,就合上门,离开了房间。

打发走了碧桃,房间里只剩谢怀御一人,他紧绷了许久的神经放松下来。

谢怀御躺到床上,愣愣地出神。良久,悠悠地叹了口气:摄政王跟传闻中好像不太一样......

日入时分,杜管家来敲了西厢房的门。谢怀御已认识了杜管家,他看着下人们摆菜上八仙桌,问:“杜伯,我不跟王爷一道用膳吗?”

杜管家说:“王爷说小主子不必拘束,王府不学外头那样大的规矩,仍当作先前在江南时便好。”

谢怀御心想,在江南时偌大的宅邸可只有我一个“主子”,还不是“小主子”呢。他问杜伯:“那王爷现在何处?”

“这......”杜管家有些为难:“王爷时常在外吃酒,甚少在王府用膳。小主子可是有事?待王爷回来后,我可代为转达。”

“无事。”谢怀御不知该作何感想,这纨绔作风倒是与传言对上了。

萧寻章正在金缕阁深处的厢房中,心不在焉地听着误入此间的丝竹声,看面前的黄狸幼猫埋头吃饭。炉子上煨的热酒已“咕嘟”作响。

金缕阁是郑都最出名的风月场,从前的花魁娘子璎珞已是徐娘半老,虽风韵不减,却也不再接客。只继续经营此地,成了幕后的老板娘。

时移事易,阁里年轻的小娘子都叫她“珞娘”,昔年“璎珞”的名号渐渐被世人遗忘了。

珞娘推门进来,俯身摸了摸猫崽,说:“小家伙很喜欢王爷送的鱼呢。”

萧寻章为自己斟了酒,说:“这就算是给它下聘了。“

珞娘在他身侧坐下,说:“年年几窝猫崽不见王爷要,今岁末可巧就看上它了。”

萧寻章说:“从江南接了个小朋友过来,怕他寂寞,给他寻个玩伴。”

珞娘笑道:“王爷像母亲,心善。”

萧寻章说:“珞姨是因母亲才觉得我心善的。我若心善,在朝堂上可活不长。”

珞娘从不向萧寻章涉问政事,默然了。

萧寻章亦不欲多言,仍浅斟樽前,把酒慢啜。

猫崽终于吃饱了饭,餍足地打着呼噜凑过来。

萧寻章捞过它,摸摸它的肚子,说:“跟我回去,瞧瞧你小主人。”

--------------------

全文架空。

主要官吏制度参考了北宋,但是我根据需要做了一些改动,千万不要考究,会有很多bug的!

地方行政也是参考了北宋,但我也改了一些,大多数地名是我自己取的,还有几个抄了山海经的地名,应该不会有很强的代入感orz。

因为北宋不是行省制,地方的称呼容易引发误会,所以我会在文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在作话里进行一个大致的说明,会很简洁的。

谢谢大家愿意看我胡扯(鞠躬)。

[1]累上留云借月章: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御马关山北:原句“戎马关山北”。杜甫《登岳阳楼》。

第2章 争端

大郑都城所在的京畿路与江南路相去八百里之遥,虽同属沧江以南,到底水土有差。因此,谢怀御在楚王府的头一夜睡得并不踏实。

他翻来覆去了整晚,直至纱窗透入朦胧天光,终究是放弃了再度入睡的尝试,认命地起身,拉开房门。

一团毛绒绒的黄团子靠在门槛外,谢怀御一低头正对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

黄团子仰着头,嗲声嗲气地说:“喵~”

谢怀御惊措地后退一步。

萧寻章及时伸手抵住了门扉,说:“怎么起这么早?”

谢怀御有抬手抹一把脸的冲动,最终还是克制住了,他说:“心有所感。”

“这样啊。”萧寻章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说:“还当你是住得不习惯呢。”

“没有,挺好的。”谢怀御看着猫崽:“为何它在我门外?”

上一篇:意难平下一篇:假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