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族人?”蒋震怕是大邺和羌族的奸细,一颗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大半。
像是知道他所担忧的事,顾燕急又道,“放心,不是大邺和羌族,那人是漂洋过海来到大越的,听闻大越百姓吃不饱饭很是诧异,说他的国家发现了一种食物,可亩产四千斤,长于土下,于是取名为土豆。”
蒋震听完,凉了一半的心又重燃起来,“原来是海外人,怪不得宋姑娘一开始就叫它土豆,原来还有这段渊源。”
宋琬见顾燕急帮自己解释,暗暗给他记了一功,这个队员甚是贴心,越用越顺手了。
蒋震作为一名将士,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大越没有海上军队,但不代表海的那边没有其他国家。
既然土豆能在别的未知国家种得,那在大越,在黔地一定也能种。
有了外族人这个理由,宋琬便将如何种植,一亩地需要多少种以及什么的土豆适合留种全都告诉了蒋震,说的她口干舌燥,幸好顾燕急时不时在一旁递茶水。
不过这茶好苦,宋琬吐掉一直往嘴里钻的茶叶,心想以后还是喝白水好了。
蒋震被普及得心神震荡,如果此等神物能够在整个大越都种植上,那国家何愁不富强昌盛。
对,就是神物,能亩产几千斤既能做菜又能当主食的土豆,不是神物是什么。
“蒋参领,你秘密带领我们的人去把那座山能挖的都挖回来,先在黔地适中,至于朝廷那边你先瞒着。”顾燕急道。
蒋震点头“卑职明白。”
宋琬看蒋震的兴奋样,心想估计明年夏天就能实现土豆自由了。
到时候她要吃炸土豆条、土豆饼,酸辣土豆丝,还有必不可少的红烧肉炖土豆。
听说土豆还能做甜品,可惜她不知道做法,不过这世上大厨那么多,应该很快就能想出这种新吃法。
可没等她畅想多久,就听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她先前的挖回来的土豆需要留下做种。
一亩需要三百斤种,山上能挖出来留种的顶多也就几百来斤,黔地的良田也不少,这种自然是越多越好。
想起藏在地窖里的那几袋大土豆,宋琬就肉痛,那可是她辛辛苦苦挖的!
可是这里吃不饱的人太多了,上午有个来买野鸡的清瘦妇人,听说她儿媳妇刚生了孩子,家里的母鸡得留着下蛋做月子,不能杀,于是她就想出来买上一只野鸡回去给儿媳妇熬鸡汤,多少进补一些。
野鸡能有什么油水,熬出来的汤也清得很。
还有大胡子那个大儿子,说是都十八了,瞧着和二十的顾燕急像是差了六七岁,太瘦弱了。
如果黔地的兵都像大胡子的儿子那样,那么这个城迟早要被其他更强大的队伍占领,这可不行。
为了队伍能更加强大,这土豆她好像是留不住了。
“那先说好,这土豆算是我借你的,等你种出来新的,得还我。”宋琬和他讲条件。
蒋震连忙承诺“自然是要还的。”
顾燕急看到宋琬的不舍,想了想道,“加上我们这次搬回来的一共有五袋半,那半袋就留下来,剩下的你都拿去。”
蒋震哪里不会答应,“好,就听将军的。”
宋琬听到能留下来半袋,心情顿时好了大半,顾燕急真是队里的贴心大棉袄,什么都能想到。
蒋震拖走了家中几乎全部的土豆,弄出了不少动静,关于土豆亩产千斤能大量种植的消息很快就被家里其他人知晓。
“没想到,这长得像泥巴块的东西居然能亩产千斤,如果能够快速普及,那边境将士就不会时时缺粮了。”顾荀领了一辈子的兵,首先想到的就是边境将士。
“何止是将士,大越百姓也不用挨饿了。”顾陵风如今修养得当,早已看不出旧日病容,脱下盔甲的他身着棉布青衣,倒很像是个教书先生。
说起来,顾陵风目前确实是个教书先生,现在生活稳定下来,顾昶与顾毓的学业不能继续耽搁,这个担子便落在了他肩上。
特别是顾毓,他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更重。
“阿琬很好。”作为父亲,宋昭远想了半天,半个夸赞的词都说不出来,他觉得哪个词好像都差了那么一点。
他的女儿有如此奇遇,是大越将士与百姓的福音。
“如果不是琬侄女,我们如今也不能坐在这儿谈论这些。”自从流放路上那一救后,宋昭平就开始敬佩起这个侄女,比她祖父年轻时还要出色。
而此时被众人夸赞的宋琬正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悄悄跑到了村尾的山脚下。
“阿姐,这里真有你说的那什么笋吗?”宋玥用树枝扒了扒空空如也的荒地,连根野菜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