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香了!
“盐、油、姜丝、葱花……”
唐迟迟往瓦罐里放了两勺盐,然后下意识地开始找香油和切好的姜丝和葱花,但转眼一看简陋的屋内,又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没有油也没有葱花,更没有姜丝,我怎么给忘了。”
她心情有些低落地搅拌着瓦罐里面的粥,然后很快就又振作了起来,“书书、丝丝,快把我们的碗筷找出来,可以吃了。”
唐书很快就找到了,“大姐,给。”
唐迟迟伸手接过,一人舀了一碗,然后端到屋里的旧桌子上。
“小心烫,吹凉了再吃,还有如果吃到了细骨头一定要吐出来,知道不知道?”
唐迟迟仔细叮嘱着,小孩子若是不小心吞了鱼骨头,疼痛事小,伤到了喉咙事大,虽然她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刚才杀鱼的时候就已经把鱼肉里面的骨头都去掉了,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唐书和唐丝乖巧点头。
他们身为渔民的孩子,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吃鱼肉了。懂事之后也都在父母的教导下好好的吐出鱼骨头,很他们两个并不是那种急性子的人,所以很少把鱼骨头吞下去,这回也是如此,他们呼呼地吹凉了鱼肉,然后一口咬下。
顿时鱼肉的滑嫩、鲜美,以及大米粥的香气迸发在嘴里。
好吃!
唐丝马上就抬起头道:“姐姐,好吃!”
今年不过七岁,一直在家人保护下的她不像哥哥那样早早地懂事,也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粥,吃第一口的时候还记得要吹凉,但第一口吃完她就忍不住吃起了第二口,然后就被滚烫的热粥烫得要哭不哭。
“姐姐,烫。”
唐迟迟连忙让她张开嘴,“让姐姐看看,烫到哪儿了?”
她掰着唐丝的嘴巴仔细看了一下,心中松了口气,“没事没事,就是红了一点点,下次可不要吃这么快了,来,姐姐喂你吃。”
唐迟迟将妹妹的碗移到自己身边,然后用筷子快速搅拌,好让粥快点凉下来。而与此同时她又不放心地看向唐书,生怕他也被滚烫的热粥烫到,但却看见他正学着自己,认真地用筷子在碗内打转。
一边搅拌他还一边呼呼地吹。
“书书做得很好。”
唐迟迟给他点赞,“粥要等凉了才能吃,不然要烫嘴的。”
唐书认真点头。
等手上的这碗粥稍微凉一些下来,唐迟迟便开始喂眼巴巴的唐丝,一边喂她还一边想着看来以后家里不能经常喝粥,这两个孩子还小呢。那这样一来,下午去唐家拿东西的时候,就要多拿一些米了。
即便是陈米也没关系,多洗几次就好。
以后家里还是得多吃饭,又或者是买个石磨做一些米粉出来,不耐烦煮饭的时候,就煮个汤再下一些米粉,也是热乎乎的一顿。
心里想着事的她耐心地喂唐丝吃饱,而等弟妹两个都吃饱之后,不管是她的那一份还是锅里剩下的都凉了。
她给屋里的便宜爹留了一些,然后自己吃了起来。
没有调料,米又只是陈米,煮出来的鱼片粥实在是差强人意。好在鱼肉新鲜,水质也不错,所以唐迟迟还是吃了三大碗。
吃饱饭足,唐迟迟又去看了一眼便宜爹,见他还没有醒来,于是就把剩下的粥放回到灶台上。而她自己则把两个萝卜头弟妹提到床上,搂着他们小睡了半个时辰。
下午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
午时一过,天边便陆陆续续出现了船的影子。这些船无一例外,都是比较大的船,没有一艘是一两个人能划得动的,最少也得七八个人。
他们把船用绳索连在一起,喊着号子朝岸上划过来,声势浩大。
而在这些船之后,则跟着一些小船,或一二人,或三五人,他们也喊起了号子,热热闹闹地向岸边划来。
整个渔村都动了起来,家家户户听到这动静都走出门来,欢喜地朝海边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和其他村民说话,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家里人这次能带回来什么鱼,能卖多少钱,今年冬天会不会再受冻挨饿。
而在这个时候,村里的一个破茅屋内,唐迟迟已经开始收拾起来了。
她先去看了眼便宜爹,见他还没有醒于是不放心地再摸了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发现他额头滚烫,心里顿时喊了一声不好。
居然又烧起来了。
明明早上差不多退烧了的,没想到现在温度又上来了。看来等下得带他去找大夫,不然再这样烧下去怕是得出事。
想到这里,唐迟迟干脆一咬牙,将便宜爹背了起来。
便宜爹带回来的那个什么神鱼鱼卵,可能真的有几分神奇。唐迟迟这么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吃下去之后不但很快退烧,力气也变大了,虽然不能‘力拔山兮’,但背着她爹这一百多斤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