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以前,那时候大阿哥跟着皇上亲征噶尔丹,前途未卜,只有大福晋肚子里这一骨血了,惠妃能不重视嘛?可自从大阿哥平安回来后,再加上有传言说惠妃让几个有经验的老嬷嬷给大福晋看过,都说大福晋这一胎可能是个小格格,可不就看不上了么。”宣嫔小声的说道。
奕瑶微微颔首,惠妃本来就不喜欢大福晋,如果知道了大福晋肚子里的孩子也不是她期盼的小皇孙,不重视也不奇怪。让大福晋为太皇太后祭期抄写经书,又能博得一个好名声,夫妻荣辱为一体,大福晋至诚至孝自然少不了大阿哥的功劳。
惠妃还真是算露无遗啊。
宣嫔看着奕瑶似乎用些心不在焉的,往常她说起这些小道消息的时候,奕瑶都是听得津津有味的,怎么今日感觉不再状态,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你今日到底是怎么了,可是生病了?”宣嫔关切的说道。她在启祥宫向来随意,她和奕瑶的相处不像是宫中嫔妃的相处方式,反而更像是朋友,没有那么多拘束,能一起聊八卦、说些趣事等等。
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关系,也不用担心对方在背后放冷枪,宣嫔对于在紫禁城里有这么一个朋友还是很珍惜的。这宫里能让她比较亲近的,除了太后娘娘也就是奕瑶了,可她和太后之间到底差着年纪,而且从皇上这边的关系来算,还差着辈分。很难聊到一块去,再加上太后的身份,相处起来少了几分自在。
奕瑶想着宣嫔也是蒙古部落的,或许她知道一些消息,便说道:“这次太皇太后祭期,我听说许多外嫁的公主都回京了,包括太皇太后的亲生女儿固伦淑慧大长公主。”
固伦淑慧大长公主可是带着她的亲孙子□□滚一起进京的。
□□滚这个人,她也听皇上提起过,皇上生病的她去乾清宫侍疾的那几天,有关政事什么的康熙是不会对奕瑶说的,但是对着□□滚这个年轻有为又有亲戚的关系的后辈,倒是提过一些事情。
□□滚是固伦淑慧大长公主的孙子,于康熙九年出生,据说和大多是蒙古部落的汉子一样,勇敢刚强、骁勇善战,在今年和准噶尔丹部的战事中,□□管率领巴林右翼旗兵参战,表现格外出色。
奕瑶想起康熙提到□□滚时,眼中隐藏不再的赞赏,更是毫不掩饰的夸奖他胆识过人、是个少年英雄。再加上这次在□□滚在乌兰布通立了大功,皇上必定会对其有封赏,而他又是蒙古巴林部的出身……
皇上的子女中,大阿哥已经成婚,三阿哥年后就会办婚事,四阿哥也是明年的事情的了。几位年长的阿哥除了太子都有了着落,但是皇上的几位皇女可还没开始择额驸。
三格格是康熙十二年出生的,四格格和保安都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以本朝的女子婚配的年龄来说,已经是有些晚了,但是她们是皇上的女儿,就算有人在嘀咕也不敢说出来。
奕瑶思绪发散,她想到了康熙在历史上应该还有一位养女的,正是恭亲王常宁的长女,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康熙竟然没有把这位公主接进宫抚养,现在宫里的都是康熙的亲生女儿,没有养女。
如果皇上要为女儿指婚,也该是从荣妃生的二格格开始,只是三个孩子年龄相差太近了,她就怕康熙像给儿子指婚一样,一溜烟就把三个女儿都指出去,让人措手不及了。
宣嫔看着奕瑶担忧的神色,再想到她突然提起的□□滚,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了。她实在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大清和蒙古各部的联姻已经多年了,皇室的公主嫁给蒙古各部的王公世子,而蒙古各部的格格就进宫给大清皇上当嫔妃。
只是这些年,大清越发的强势,进京的蒙古贵女都是像她一样的被冷落的下次,不再像先帝时期一样,后宫的高位嫔妃都是蒙古出身,听太后娘娘说,当时京里的贵女都以学说蒙语、会说蒙语为荣。
哪像现在,蒙古出身的贵女在大清的后宫里早就没有当初的地位了。对比透明人一样的尹贵人,她还算是好的。至少有太皇太后和太后这层关系上,过得还算恣意。
嫁到蒙古各部的公主又何尝可怜,远离京城、亲人,虽然贵为公主之尊,可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未必能过得顺心如意,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抚蒙公主英年早逝了。
同为联姻的牺牲品,宣嫔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五格格身为皇室公主,总有真么一遭的。
她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其实,五格格被婚给□□滚也是不错的选择,固伦淑慧大长公主还是五格格的姑祖母,有这层关系在总是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