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们主子也是受宠的,并且还生下了八阿哥,哪里比不过秀答应了!平日里哪怕是几个嫔位娘娘对她们主子面上也是客客气气的,哪会像秀答应这样小人得志。
卫庶妃看着这丫头气鼓鼓的模样,心思全都写在脸上了,“行了,秀答应总比我这个没有品级的庶妃位份高,她先选也是应该的。”
她看得清自己的位置,皇上现在还会宠幸她不过是喜爱他的容貌罢了。自从她私自吐了避子汤生了八阿哥后,皇上对就大不如从前了,等她的容貌不再怕就是她失宠之时。
可生下八阿哥这件事,她一点都不后悔,皇上的宠爱终究不能长远的,八阿哥才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
宴会上,奕瑶正和和硕端敏公主相谈甚欢,这位公主上一代简亲王济度的女儿,也是先帝的养女,从小被抚养在宫中,她的生母是济度的嫡福晋,与太后娘娘是同胞姐妹。
康熙九年尚额驸科尔沁达尔罕亲王班第,按辈分算起来,班第是太皇太后的侄孙。
从哪个方面来算,奕瑶都是要给固伦端敏公主面子的。而端敏公主也从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这位贵妃虽然出身低微,可膝下儿女双全,已经进宫十来年了仍然很得皇上的宠爱,可见肯定有过人之处。
在加上贵妃的女儿五格格是养在她的养母兼亲姨母,太后娘娘的膝下,也就不由和贵妃亲近了许多。
两人都有心同对方打好关系、互相谦让,场面自然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端敏公主客气又带着几分亲热的同奕瑶拉起来家常,问了宫里太皇太后、太后的身体情况,“……听说老祖宗身体不适,我这心里始终是放心不下,只可惜路途遥远,端敏不能回去尽孝、承欢膝下,我这心里一直都羞愧难安。”
端敏公主自小养在宫中,她多半的时间都是陪在太皇太后、太后的身边,她受到太皇太后的庇护,端敏公主对太皇太后也是有几分濡幕之情的。
后来到了尚额驸时,更是嫁到了太皇太后的娘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端敏公主都是希望太皇太后能长命百岁才好,于她、与她夫家都是好事。
奕瑶看着端敏眼眶都红了,轻声安慰道:“长生天定能感受到公主纯孝,保佑太皇太后长命百岁。太皇太后也是记挂公主,之前请安的时候还同我们提起过公主您乖巧聪慧、孝顺懂事呢。”
“可不是嘛,太皇太后就记挂着公主您,等公主以后回了京城,去看她老人家一定很高兴!”惠妃插了一句道。
端敏笑着点了点头,心里的苦却是能自己知道,回去京城谈何容易呢。她还算是好的,科尔沁不仅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也是她额娘的母家,端敏在这边还算如鱼得水。只是离京多年,也难免会怀念京里的日子。
其他部落的福晋看到端敏公主神情落寞,也纷纷出声安慰,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题就偏了,聊着聊着就说到草原上的趣事,说起了赛马、布库、射箭等各种比赛,听到奕瑶心驰神往,恨不能把这些事情通通都看过一轮。
一场宴会下来,奕瑶笑得脸都僵了,一回到行宫就躺着了。明天的主要是皇上同蒙古王公他们商量政事等等。奕瑶则是和蒙古各部落的女眷们则有往来,明早和几个女眷有一些见面,下午之后就是她心心念念的学习骑马了。
想到明天宣嫔要教给骑马立刻又精神百倍,让宫女准备了热水好好泡一泡澡驱除疲倦,为明天学习骑马充足的准备。
“主子,这是小李子刚刚送过来的,是皇上赏赐给个您的呢。”冬月捧着长匣子掀了帘子进来,面带笑容说道。
奕瑶有些好奇,康熙会给她什么,毕竟在路上的时候才赏赐过她许多皮子、料子和首饰,这匣子里应该不是这些东西了,到底是什么呢?
怀着好奇的心情揭开了匣子,里面赫然是一条精美的马鞭,奕瑶拿鞭子仔细打量,这条马鞭极其精美,鞭子是混着软质金线和银线编织的,紫檀木手柄还镶嵌有几颗偌大宝石……
总之这鞭子浑身上下就写着两个字:华丽!
华丽得看来都不像是用来骑马的,反而是用来做摆设用的。
倒是挺合奕瑶的心意的,不管这鞭子实用性如何,看来贵气逼人的她也喜欢,挥鞭一甩,“真不错,明日骑马的时候就用皇上赏赐的这根鞭子。”
“主子用着皇上赏赐的鞭子学骑马,定然能进步神速的!”冬月面不改色的拍马屁道,虽然不再皇上跟前,可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主子,皇上可是记挂着您呢,一看您要同宣嫔主子去学骑马,就送来了马鞭,可见主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冬绿笑得一脸小人得意的神情,主子得皇上看重,她是真的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