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620)

他确实想得周到极了,顾凝宸的确想亲眼看看水师的大船,是不是跟自己想象中一样威风凛凛。

不过如今倒不着急,两人看过书房后,书房连着藏书阁,还有一条长廊连着到外边,也是个阳台。

四周却有大块的玻璃,是个玻璃花房了,海风吹不进来,他们却能在里边舒舒服服看海。

如果夏天的时候觉得热了,想吹吹风,也能打开前面的玻璃门窗。

康熙指着底下道:“这里埋着地龙,咱们冬天的时候想在这里住一住也行。”

他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阳台上还有长椅和茶几,康熙拉着顾凝宸坐下,两人依偎在一起。

茶几上很快有金桂轻手轻脚送来刚泡好的茶水和点心,两人什么都不用操心。

顾凝宸的脑袋枕在康熙肩膀上,耳边听着海浪的声音,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不像宫里那么多人围着,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他们只要舒服惬意过日子就行了。

顾凝宸顿时对之后的旅行,也忍不住期待了起来。

他们在天津港住了半个月,这才优哉游哉去下一个地方。

有太子监国,康熙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多,只有太子不确定,又比较重要的事,才会送过来给他过目。

朝廷六部如今都有了自己固有的章程,起初需要发一个折子具体说明。

比如工部就要说明工程的具体方向,是建造还是修缮,位置在哪里,有没特别危险或者困难的地方需要更长的时间,工期约莫多少,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各方面都需要列出表格来,放在折子送上去给康熙过目,康熙觉得没问题,工部就按照这个来办。

刑部的话则是每个案件都陈述整个过程,从有人击鼓鸣远或者送状纸进来,又或者差役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抽丝剥茧发现端倪等等。

然后中间如何判案,人证物证都是什么,从哪里发现,又是多少时间内发现,最后怎么处置,依照什么律例来判刑。

如果刑部想要减轻刑罚,就要写明犯人自己或者家里长辈是有功之人,又或者是难言之隐,都要写在备注上。

康熙过目后,觉得确实可以减刑就会允许,认为功劳不足或者这难言之隐并没有达到减刑的要求,就会驳回。

他这几年来让各部按照这个规矩来,处理起来算是从繁到简,让自己查阅的时候就要容易得多,可谓一目了然。

如今太子也是按照这个来,看着十分清晰。

康熙手把手教导过太子,什么能放过,什么不能放,哪里需要具体核实,哪里需要多看才有经验来判决。

太子跟着康熙看得多了,对数据也渐渐了然于心。

工部的表格送上来,他一看就知道哪些多了,哪些少了。

要是他不确定,就会叫四阿哥过来帮忙看。

四阿哥在工部呆了大半年的时间,工部尚书都舍不得他走了,觉得他是可塑之才,帮了自己很多忙。

后来调换了部门,四阿哥被康熙安排去刑部,宗卷也是看得一丝不苟。

太子如果在刑部上的案子有不确定,或者想要过往的案例来比较,自己派人找不到,让四阿哥去找就必然能很快找出来。

可以说四阿哥成了太子的左膀右臂,任何事都处理得极快。

不过四阿哥后来跟康熙提过,想去研究院,真正开始做起手头的研究来。

只在偶尔太子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才会过去,平日都呆在研究院里捣鼓东西,都不愿意出门了。

六阿哥如今读书,也开始练武,平日除了在阿哥所,休息日就是出宫去找四阿哥。

他都不用去雍亲王府,直接去研究院才能找到四阿哥。

两兄弟一起捣鼓,倒是真捣鼓出点什么来。

顾凝宸十分欣慰,自己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只是她心里疑惑,这个研究院不会是自己以后呆的那个研究院的前身吧?

顾凝宸笑着摇头,这怎么可能呢?

康熙扶着她上船,见顾凝宸一边走神一边忽然摇头,就笑着问道:“在想什么这么入神,是这船跟你想象中不一样?”

两人这时候上了水师最大的船只,水师提督就在旁边随侍,听见这话脸色都变了。

顾凝宸好笑道:“皇上,这船比我想像中还要好。看得出水师对船只的保养得极好,这甲板都亮堂得很。”

水师提督心里松口气,顿时觉得叫船上的小子们反复擦拭甲板是对的,果然就得了皇后的称赞。

其他水师士兵挺着胸膛,感觉骄傲极了。

康熙拉着顾凝宸去了后头,自然是去看蒸汽机了。

其他人不能随意看,他们两个人当然能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