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得了天花,根本就是听天由命。
居然有预防天花的办法,朝臣们把康熙夸了又夸,恨不得夸出花来。
康熙却没有抹掉拖尔弼的功劳,只道是由他发现,试过后确实有效,才在宫里推广起来。
他之前已经赏赐了一遍,如今见小阿哥们都精神奕奕出了湖中院子,康熙自然更是高兴,打算给拖尔弼封侯。
想了想,康熙封拖尔弼为一等忠勇公,这可谓是外姓朝臣里面地位最高的爵位了。
再往上的是镇国公和辅国公,基本上都是皇家宗室的爵位。
顾凝宸知道后十分诧异,觉得自家阿玛这提拔的速度尤其快。
而且拖尔弼封爵后,还继续统管内务府。
比起之前内务府总管的职务,他如今的地位还要更超然一些。
不必当这个总管,但是内务府总管就需要把事情都给拖尔弼过目,来做最后的定夺。
这等于是地位更高,却不用干活,顾凝宸听着这职务就挺好的。
跟自己一样,在后宫的地位最高,但是她不必处理宫务,平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轻松又自在,却又能知道后宫的动向。
毕竟所有事最后还是要汇合到顾凝宸这里,她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拖尔弼也不例外,对内务府和宫里的事也是一目了然。
拖尔弼被封爵,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王谈还特地登门来庆贺:“工部那边很快就会来给拜访,给你的府邸改了门口的规制。”
封爵后,府邸的规制就要改变,都是工部统一带人来改。
王谈话音刚落,工部的人就来了。
他恍然大悟,想到新上任的工部尚书雷厉风行的做派,自然一收到消息就立刻带人来了。
拖尔弼刚出去,李天馥已经带着人进来见礼,开门见山道:“外头的工匠已经到位了,大人,咱们这就开始了?”
闻言,拖尔弼自然不会阻拦,还请他坐下来喝杯茶,被李天馥摇头婉拒了。
他苦笑道:“工部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办,下官就不在这里多打扰,要先回去了。”
李天馥已经交代好工匠,也留下工部侍郎盯着,万无一失后才告辞离开。
他风风火火来,又匆匆忙忙走,王谈看得好笑,无奈摇头道:“只怕他这是忙着修缮畅春园的事,听闻皇上只给工部三年的功夫。”
拖尔弼不由咂舌,才三年,那工部真的要忙得脚不沾地才可能刚好完成了。
李天馥这才刚上任,显然康熙很信任他,立刻就吩咐了这么一个大差事下来。
估计这位李大人心里是痛并快乐着,一边因为康熙的信任,努力修建好这个园子才行,另一边也因为三年的期限,他急得恨不能木材一天到位,转眼就建起来了!
不过哪怕再心急,这园子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建成,李天馥却尤为重视,每天都要去工地巡视一番,看看有没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工匠们修建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也能当场找他问,自然要快得多了。
毕竟前期的地基和主要的主体都建好了,没什么大问题,后边才要容易一些。
畅春园建得热火朝天,那边康熙接到一个消息,颇为惊讶。
因为俄国沙皇打算派人来大清学习,不拘是算数还是机械,希望能够交流一番。
当然沙皇派人来,也愿意出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
如果康熙答应的话,每个人过来都会出钱包揽了自己的衣食住行,另外还会出一笔数目不菲的学费。
顾凝宸知道后眨眨眼:还有这种好事?
康熙却不觉得沙皇会忽然砸过来一个大馅饼,挑眉道:“他这算盘打得挺好,人真送过来,自己也掏钱吃住,学什么却不好说了。”
要是学走大清的技术,回去俄国自个生产制造,那么大清不就吃亏了?
但是如果不让他们过来,俄国只怕暗地里也是派人私下打听,防不胜防。
还不如让他们过来,好歹放在眼皮底下,学什么不就是康熙说了算吗?
第76章 三更合一
顾凝宸就笑着道:“俄国人要过来学习,皇上出个地方把人圈起来,再派适合的先生过去。至于学什么都是皇上说了算,哪怕沙皇也不能有异议。”
如果有异议,那正好,把人直接送回去俄国就行。
康熙点点头道:“确实,如此也能应付了俄国人,朕就是奇怪,他们该是去欧洲那边学习才是。”
顾凝宸想了想,后世确实听说俄国这位小沙皇很有远见,让国内优秀的年轻人去欧洲学习,还学了不少技术回来大力发展俄国。
尤其是造船技术,后来俄国的第一水师就是小沙皇亲手组建的。
不过如今历史拐了个大弯,有她在,大清的技术比起欧洲还要先进,想必引起了沙皇的注意,就想要过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