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琉哈氏不知道这些,欢欢喜喜回宫后把首饰都脱了,换了一身宽松舒服的衣服当做家居服,然后就抬脚去偏殿看书了。
金桂一看就明白,自家主子一钻进偏殿,只怕就忘记午膳了。
于是她一边让小太监去御膳房跑腿取午膳,一边劝着万琉哈氏先吃点东西再去偏殿看书,免得饿过头了。
万琉哈氏只好答应下来,却坐不住,在偏殿的书架前流连了一会,发现书架上最多的,竟然是历朝历代的数学书。
这还真是出乎人意料之外!
翰林院的藏书阁书虽然多,却必然有侧重,这侧的自然就是康熙的偏好了。
康熙喜欢数学,所以翰林院关于历代数学的书籍就尤为多了。
万琉哈氏看着书架上居然按照朝代排列,太监们是不识字的,该是翰林院的小吏为了让她看得更舒服,于是按照朝代的顺序来放进木箱,交代太监按照顺序放上书架。
她随手拿出宋代的一册书翻看了一会,宋代的秦九韶、李治、贾宪推演的天元术已经能解一元高次方程。
这个天元术看着深奥,其实就是立天元为某棠,就是现在的设未知数x或者y,再列出等式,宋代的时候也叫天元式。
在宋代之前,比如唐代的时候,列出一个方程式要解开,就需要大量复杂的计算,不如这个简单明了。
元代的朱世杰更是突破了宋代的成就,不但能解秦九韶等人所解的一元高次方程,甚至还能解开四元高次方程。
万琉哈氏掐指一算,这一点欧洲直到十八世纪才做到,他们比欧洲足足早了四百多年。
只可惜元朝后期这数学渐渐失传,到明朝的时候甚至直接被删除。
她有些感慨地看着这些书,想必是后人费尽心思保存,被康熙派人从各地搜罗而来才得以恢复,再次重启了研究。
第15章
这些书写的零碎,该是直接从那些作者余下的收稿拼接起来记录的。
誊抄的人估计也不懂数学,东一块西一块。
因为失传,后人恐怕也看不懂,几代人勉强能把收手稿保留一些下来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万琉哈氏捧着书看了一会,金桂就在门口催促她去用饭。
金桂生怕她听不见,先是轻轻敲门两下,接着又敲了两下。
如果万琉哈氏再不应,估计金桂就要闯进来催了。
她只好把书放在桌上,出去的时候金桂抬起手还要继续敲门,险些敲在万琉哈氏的脸上,吓得这宫女手一缩,放在身后去。
万琉哈氏一边走一边随口问道:“今儿吃的什么?”
金桂这才回过神来应道:“主子,今儿御膳房做得颇为丰盛。小金子和小银子两个去取了食盒回来,有菊花鳜鱼和五色蜜藕,另外还有砂锅炖鸭。”
万琉哈氏走了几步,清霞已经迎了上来。
文雪和月莹正在里面把食盒里的饭菜一一取出来摆在桌上,要是摆得早了,若是冷了就不好的。
除了刚才金桂报的菜式,还有一碗梗米饭,另外人参鸡汤也是少不了,每天中午都有一碗。
曾太医特意让人挑选年份小的人参,用的是老母鸡,这样补起来要温和许多,不至于补过头了。
万琉哈氏这身子骨是虚不受补,只能徐徐图之。
她尝了一口就知道肯定是御膳房大厨的手艺,不像之前估计是二厨或者进御膳房年份更少一些的御厨。
这御厨也是分等级的,大厨能够独自有三个灶,身边也有不少徒弟和杂工帮忙。
二厨能有两个灶,身边也有徒弟和杂工,却不如大厨来得多。
余下的御厨能有一个灶,身边可能有杂工帮把手,却暂时没有徒弟,或者他们原本就是大厨和二厨的徒弟了。
能进得了御膳房,御厨们自然手艺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至于天差地别。
只是吃过大厨的手艺,再吃其他的,还是能分得出来。
康熙的御膳不用说,自然是在御膳房年份呆得最久的御厨做的,万琉哈氏吃了一次就惦记好久。
之前原身吃着的应该是小御厨的厨艺,而且还可能是刚进御膳房没多久那种,饭菜的味道中规中矩的,不怎么出挑,却也挑不出毛病来。
如今万琉哈氏吃的是一次比一次好,她不由感慨,果然后宫里晋升和加年俸才是嫔妃们的最终目标。
毕竟这日子是自己过的,自然是越舒服越好了。
万琉哈氏这阵子很是得康熙的青眼,哪怕康熙一次都没留夜,转眼却晋了位份,御膳房那边自然不敢怠慢。
这大厨肯定不会是康熙那个等级的,却也足够好了。
毕竟就连贵妃佟佳氏吃着的也是大厨的手艺,万琉哈氏如今能吃着末等大厨的手艺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