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凝宸看得目瞪口呆,站在水田边上一时手足无措。
这天儿还是有点冷,她今天出来的时候被金桂用披风裹得严严实实,怀里还揣着手炉。
康熙穿着就要单薄得多,只裹了一件薄披风。
这会儿他把披风一脱,顾凝宸才发现康熙里面穿着普通的旧衣衫。
当然哪怕是旧衣衫,料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比起康熙平日穿的新衣服,光泽稍微暗淡一些,看得出有些年头了。
他特地穿着旧衣服,原来是为了下田种地,实在出乎顾凝宸的意料之外。
康熙插秧的姿势相当标准,显然不是第一次做。
他一边插秧,一边还游刃有余跟顾凝宸说话,笑着道:“你站在边上要累了,就让人送椅子来坐下。”
她听得直摇头,康熙在这努力插秧做农活,自己却在田埂边上坐着看,也是够过分的,如何能坐得下去?
而且自己还穿着厚实的披风,怀里抱着手炉,康熙却是穿着单衣,在水田里没一会儿手脚都沾上了泥巴。
康熙看出顾凝宸的不自在,好在水田不大,他一会儿就弄好了,上来后李德全就赶紧送上温水和帕子帮忙擦拭。
他不在意摆摆手,只洗了手就裹上披风就领着顾凝宸往回走道:“朕回去洗洗就好。”
康熙一边走一边又扭头跟她解释了起来:“这种下的是南边常见的水稻,朕听南边的说北边不适合种水稻,因为天太冷了。要是天不算冷之前水稻就长成了,那不就能种了?”
只道听途说,还不如他亲自试试。
可能会失败,可能会花很多年,但是康熙更厌恶什么都不做,只等着结果主动出现。
不试试看,怎么就知道不行了呢?
顾凝宸听得尤为佩服,只想不做就是空想而已,敢想敢做才可能得出结果。
在研究院的时候,很多研究员的想法都天马行空,有些能实现,有些却不能。
但是就跟以前第一个觉得人能上天,听着也是天方夜谭。却勇于尝试,那人确实上去了,哪怕时间不长。
后来人类有了飞机,真正能翱翔在天际。
把空想变成现实,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年,却到底实现了,就因为第一个人不畏嘲笑,勇敢去实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康熙如今做的,也是如此!
第43章 三更合一
康熙回到重华宫,早就有机灵的太监让小厨房烧了许多热水,一桶桶往殿内送。
他这次沐浴的时间有点长,泥巴干掉后不好洗,得慢慢刷掉才行。
换了好几桶水之后,浴桶里的水才变得干净了起来。
康熙这才起来,就听见外边有人急哄哄来禀报,进来的时候因为太急都没看见门槛,直接被绊倒,整个人摔趴在地上。
李德全皱着眉头道:“慌慌张张做什么,何事……”
那人都顾不上爬起来,抬起头就慌张道:“皇上,太和殿烧起来了!”
康熙从屏风里出来,身上只穿着单衣,后边的太监正捧着衣裳追出来。
他蹙眉道:“太和殿烧起来了?御林军去灭火了吗?”
趴在地上的人忍痛起来跪下禀报道:“回皇上,御林军和附近宫人都赶去太和殿灭火,只是火势太猛烈……”
如今还刮着北风,助长了火势蔓延,宫殿又都是木头做的,这一烧简直不得了。
宫里的防火设备,就是在四周都放下大水缸,每天都加满,随时能做扑灭火势的准备。
小火还能立刻扑灭掉,大火就要束手无策了。
宫人最多只能用水袋灌满水,然后扔进火势里面试图灭火。
另外会有更多的人疯狂打水,毕竟水缸的水就是应急用,哪怕大缸是满的,在这时候一会儿就要用完了。
康熙向前走了两步,示意顾凝宸留在重华宫,还安抚两句道:“别担心,朕去去就来。”
他说完转身就离开重华宫,上了轿子一路到了太和殿前。
康熙还以为御林军和宫人会慌张混乱,去到的时候看见太和殿的火势依旧很大,救火的人却颇有秩序。
一部分人从水井打水,一部分人就专门送水去大水缸,一部分人从水缸装满水袋,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专门投掷。
每一个部分的人都负责一件事,确实不会一路慌慌张张打水然后吭哧送过来,彼此还可能跑得太快撞在一起把水洒了,明显有条不紊多了。
康熙刚下轿子,已经有太监来禀报道:“皇上,拖尔弼大人恰好经过,见太和殿这边救火乱糟糟的,就跟御林军一起指挥众人分工救火。”
闻言,康熙仔细一看,才发现里面灰头灰脑帮着装水袋的人竟然是拖尔弼!
他因为离着火场比较近,脸上沾了灰。